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文学副刊 隆务印象

第A7版:文学副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 年 09 月 13 日 星期日   07

隆务印象

闲适的周末午后,再次到隆务街头闲转,在这里一年多的时光,熟悉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老街、新区、巷道和周边村落的布局与走向。隆务大寺、热贡桥、夏琼北路和南路、德合隆路、新建的热贡艺术博物馆和它前面空阔的热贡文化广场,还有我们居住的34层的公租房等等,这些分布在隆务街上的标志性建筑,都已经在头脑中经纬分明、方位清晰了。熟悉这些和不熟悉它们完全是两码事、两种感觉。比如夏琼路,我知道夏琼是青海很著名的一座山,因其山势像一只展翅的大鹏飞翔于云端而得名夏琼,依山而建的夏琼寺更有名,是藏传佛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七岁时出家的寺院,夏琼寺是格鲁派之源,站在那里,可以看到九曲黄河在流经李家峡之后,在化隆、尖扎之间蜿蜒流转的景象。熟悉了这样的地名,那些文字、符号就在头脑中生动、鲜活起来了,仿佛一切有了情感和灵魂。我在逐渐熟悉起来的隆务镇走过去,再转回来,一般只要半个小时。时间宽裕时,就用不着走捷径,可以选择更远的路线绕回来,不走回头路,超不过一小时。

时间的力量是强大的,时间会让空间和环境在人的心理上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如同润滑或者磨合,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对隆务的环境不再陌生、对抗、拒绝;而是熟悉、融入、接受了。民族、语言、环境、地域带给我们的那种置身他乡异域般的感受消失了。时间久了,也就不再把自己当做一名过客或外人了。这里是黄河以南的黄南州同仁县,是属于青海南部“黄果树”的一部分,在整个雪峰耸立、山峦起伏、高寒缺氧的青南地区,隆务河河谷同仁一带却是高海拔草原牧区之中少有的一块海拔较低、气候适宜、树木成荫、村庄密布且带有农耕文化特色和气息的地区,这里宜农宜牧、农牧结合,多种民族文化交织共生,是高原牧区当中的农区。在这里时间长了,我个人产生的感觉和印象是,同仁就是整个青海的一个缩小版,同仁在青海地理、历史、民族、文化方面给我的感觉,如同青海在中国的感觉,走遍青海、走了国内外一些地方之后,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感觉和印象。

这里盛产阳光,山上的、田野中的、路上的、屋面上的、寺院佛塔和金顶上的、河面上的、树梢上的、花朵上的、鸟儿羽翅上的等等,大块的和小片的,都耀着你的眼,和其它地方不一样。高原的阳光一向灿烂明净,蓝天白云,是所有人对青藏高原的整体印象,这里也不会例外。这里的阳光早在我的青年时期的某一天,就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记忆。几十年后,许多记忆逐渐模糊了,但对这里的阳光的记忆一点都没有生锈,记忆和现实的阳光一样依然闪光明亮。同仁县这块地方,藏语称为“热贡”,意思是“梦想成功的金色谷地”,有直观、动感、温暖、明亮的感觉和遐想的空间。人类的大多数文明都发源于河谷地带,这话一点也不错。热贡这样一块小小的河谷,竟然也被藏、土、汉、回等多个民族的宗教、艺术等多种文明所选择并且格外青睐,热贡艺术早在多年之前就已蜚声海内外。我对“热贡”这个名字一开始就很感兴趣,私下臆断这肯定是哪一位藏族的先民,在阳光洒满这块河谷地带的某个时刻,用这个温热的词语给这块地方命名的。后来采访热贡艺术时才知道,这是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视察黄南时,根据藏语对这块地域的称呼确定统一下来的名字,名字的背后有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故事和历史的渊源。

我是一个爱遐想的人,尤其是在一个有历史感和文化氛围的地方,不免会想起一些令人温暖的事和物。这一年,住在这座小城的高层建筑之上,常常会站在窗前眺望远处,看天空流云,看街头行人,思量一天又一天的阳光照在楼房、街道、树木、行人、河床、山峦、沟壑时的深浅、明暗与短长。利用工作和闲暇时爬山的机会,我曾多次登临隆务河谷东西两边的高山,从不同角度和方向俯瞰隆务和周边的几个村庄,从隆务峡口到豁然开朗的保安古城再到隆务镇这方圆几十公里的河谷,土地肥沃、植被茂密、人口密集、宜耕宜农,确实算得上大自然在青藏高原牧区深处刻意造就并精心珍藏的一方田园山水风光,那一川烟柳,郁郁葱葱,春、夏、秋、冬呈现出或浓妆或淡抹的风采,洁净、绰约,婀娜、淳朴自然,又似情意绵绵。青杨、绿柳掩映中的河流、道路、村舍和寺院、金塔,每一次的相见,宁静安谧中都让人感受到在前世之中我们一定曾到过这样田野和家园,青青田园和袅袅炊烟,它带给我的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和熟悉,如同今生今世的故乡和家园。

河流、山脉孕育造就了这片谷地,阳光就是生命和艺术的种子,它让灵魂和灵感在这里生根发芽、发扬光大,人们就在这里创造出了极具民族特色和宗教气息的热贡艺术。包括唐卡、壁画、堆绣、泥塑、雕刻、藏戏等艺术门类,艺术、艺人、艺术品让整个隆务镇和同仁县都在外声名远播、魅力大增。

在由隆务寺而得名的隆务镇上,我并没听说过先有隆务寺后有隆务镇,或者是先有隆务镇后有隆务寺的考证说法。其实这种想法和考证至少在这里是纯属多余的,大多数人认识隆务就是从隆务寺开始。隆务寺始建于1301年(元大德五年),后为安多众寺之首,是西北六大宗主寺之一。明天启五年(1625年),明朝皇帝题赐了一块“西域胜境”的匾额,自元至清,这里香火兴旺,受四方百姓崇拜。围绕隆务寺,形成了隆务街,这一切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现今的隆务寺台地以下,就是隆务老街,在此前的采访中,我曾听说过关于隆务老街的故事: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隆务寺夏日仓六世活佛罗桑丹贝嘉措为了方便寺院僧众和周边群众生活,从外地招揽80 名手艺精湛的工匠和具有经商本领的回汉商贩来此开店,从事茶马互市交易活动,使这里逐渐成为了同仁地区经济文化和商业的中心。由于回族、汉族、土族等各民族人数的增加,这里除了原有的隆务大寺,还有了清真寺、二郎庙、圆通寺等寺院庙宇,在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形成了伊斯兰教、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谐共存的状态。在我所到过的地方中,还没有见过第二个这样的地方。可以想象,从那个时候起,这条街就已变得非常繁华热闹了,现在能见到的天珠、玛瑙、菩提子、绿松石、银器等各种藏饰和腰刀、氆氇、皮毛、酥油、酸奶等,在那时大概已经应有尽有了。穿绛紫色袈裟的僧人、穿藏袍的牧民、带白顶帽的回族商人以及从周边和远方到来的汉族人、土族人等,从几百年以前,就开始熙熙攘攘、往来穿梭……

现在隆务街已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拓展扩建到了老街以北及隆务河的东、西两岸,居民的中心也随之向隆务寺以北及隆务河对岸迁移,隆务街在传统中脱胎换骨,并在一天天长大、变高的过程中,融进了更多现代、时尚、潮流的城市文化元素。而隆务老街,却作为一条保持明清风貌的风情老街,被同仁县旅游部门打造为一个旅游景点了,冬天那里略有点冷清和落寞,一到夏天,随着游人的增多,又变得繁华而热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隆务老街寻访到了一位世居于此的韩姓回族汉子,他们家兄弟几人,共同收藏着许多这条老街遗留下来的物件和从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一些古籍文字。据说他们就是当年夏日仓六世活佛罗桑丹贝嘉措从外地请来的80 名工匠当中其中一名回族工匠的后裔。在这家韩姓回族人家的个人收藏博物馆中,抚摸这条街几百年间留下的一些旧物件,我们仿佛穿越了几百年的岁月,找到了这条街道的情感根基和温和的人脉轨迹。一座漂亮的四合院,天井上方被聪明的户主人用玻璃封闭起来,可以遥控电动自由开合,天气寒冷或刮风下雨时天井封闭,需要新鲜空气和充足阳光时,天井打开,实现冬暖夏凉的目的。透过四合院天井中撒下的阳光,看到这样的历史积淀、再次倘佯在这条老街上时,我们就有了在坎坷的历史甬道上默默前行的一种感觉,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们行走在其中一段时间的一段道路上,不迷茫,也不至于轻狂。

在隆务街上生活居住了一年多,现在,我的鼻子、眼睛、耳朵都熟悉了这里的气息、色彩和声音,我也慢慢喜欢上了这座有民族宗教氛围、有历史文化传承、有艺术气息色彩的历史文化名城。寺院或人家院落里飘过来的煨桑的香味、店铺里播放的诵经或歌唱的声音,赭色、金色、白色的藏式建筑,藏族、回族、汉族等各民族服饰装扮的男女老幼,行驶或停在路边的汽车、摩托车,以至于店铺中陈列的僧俗物品用具等等,都让我的感觉在熟悉和陌生之间、他乡和故乡之间、前世和今生之间、过去和未来之间飘忽游移。入乡随俗,不知不觉当中,我手腕上多了一串珠子,在街边的店铺中,一年下来,我居然淘了不少真真假假的佛珠、玛瑙、天珠、菩提子等小物件,习惯了酸奶、酥油、糌粑、炒面等民族饮食。

隆务在藏语中有“集中,汇集”之意,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印证了这里真正是汇集之地,地域、山川、道路、历史、现实都在这目力所及的地方的交替、演变、冲突、融合、发展。隆务不仅汇集了田园、土地、河流,汇集了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的寺院庙宇,繁衍了藏、土、回、汉各民族的子孙,也包容着他们的精神和信仰。在这里一年多时光,借着采访和闲逛,我多次从隆务镇顺着其中一条道路,向它的四周走走看看,现在我已经清楚的知道了隆务镇周边所有的乡村小镇。每年农历11 月20日跳於菟驱邪诛魔、人神共娱的年都乎村;以画师众多、绘画唐卡闻名的上、下吾屯村;保持着明清建筑风貌的保安古城、屯军遗留下来的郭麻日古堡;敲单面羊皮鼓跳藏戏的江什加村等等;都在隆务周边方圆几公里之内,一条隆务河和一座隆务寺将它们贯穿集合在一起,打这里走过、看过之后,我发现这个地方的神秘、原始、古朴、传统的文化气息和氛围,远比我来到这里之前听闻和了解之后想象的要神秘、有趣的多。

在城里密集的高楼、拥挤的道路、繁忙的工作、琐碎的家务、徒劳的应酬之间来往穿梭奔波久了,曾感觉到过疲劳和厌烦,并且越来越不喜欢自己惯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也曾多次幻想过,从城市走出去或者重新回到农村牧区,是否会好一点呢?现在,借着工作的机会,我自觉或不自觉的来到了这样一个被独特的阳光、气息和氛围包裹着地域,我觉得自己身上许许多多的感觉和记忆被激活。仔细一想,在我的周围,同样困惑和迷茫者并不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我这样的机会并能体会到这一点。在闲适的周末在隆务街上闲逛时,我感觉到了这一点,并暗中窃喜,长时间离开城市和家的不适和孤独,被这样的念头消解了。在一个充满神秘新奇的环境当中,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也不必在意我是什么名字是什么单位的谁谁谁了,我又重新变成了一个喜欢并且能够感知大地、河流、阳光的孩童般的人了。

冬天,高原最为寒冷漫长的季节,但在这金色的谷地,阳光好像都聚集在隆务街的墙壁和屋顶上,深远湛蓝的穹顶之下,河谷东西两岸的黄土或红土山峰之间,金黄、明亮、温暖。让人感觉到奇异、安静、吉祥。鸽群在你抬眼望去的那一瞬,悠然飞过小城的楼顶,一直飞向远处村落里时隐时现的寺院的金顶和佛塔之上,风很小,只有山坡上彩色经幡随意的摆动让你感觉到风的存在,这时,你常常能用肉眼看得到空气的流动波浪和纹路,也能安静的听到自己的砰然心跳——多么适合于诗意的栖居的地方啊!这样的午后阳光晒着,你是否也愿意安安静静的去躺着做梦呢?

夏天,这里简直就是天堂。高原的夏天本来就清爽宜人,从尖扎驱车越过清澈宁静的黄河,通过开阖交错的隆务峡谷,来到地势和心情都变得豁然开朗的隆务河谷,这里草木葱茏,纤尘不染,你会觉得呼气和吸气都是一件令人畅快的事情。不知道是否值得庆幸,至今这里还没有任何一家能造成污染的工业企业安家落户,河水清澈、麦苗青青、树木蓊郁,田舍、寺院、佛塔,一切都古朴自然、干干净净,田地、古村落、经幡、林场,地理风光、文化艺术、宗教故事等等,都足以把你引向一个流连忘返的去处,在这里的道路上穿行,你会发觉你所选择的方向,就是神和艺术所选择的地方。

吾屯就在近旁,从热贡桥过了隆务河就可以到达。它由吾屯上庄和吾屯下庄两个自然形成的村子组成,村里各有吾屯上寺和吾屯下寺两座寺院,与村子里的世俗人家只有一墙之隔,寺院的不少僧人就出自于本村之内,与村子里的人沾亲带故,我在采访中曾结识一位出家十多年后还俗的佛像雕塑艺人,他当年就在吾屯寺为僧,学会了绘制唐卡和雕塑佛像。吾屯寺与对岸的年都乎寺、郭么日寺、卧科寺并称为“隆务四寨子寺”,这里居民许多是信仰藏传佛教、会讲藏语的土族人,语言风俗等和青海互助、民和的土族并不相同,据史料记载,隆务镇周边几个村子的形成,都与明代的屯田、屯兵有关。可以物证的是如今依然保存完整的郭麻日古堡,在那里如今还可以看到冷兵器时代用于战略防御而布局设计的迷魂阵一般古堡巷道。吾屯村也是当初的屯兵之地,村里的土族人几乎家家都有绘画唐卡的艺人,已故的夏吾才让大师的家就在这个村,年轻时他曾跟随张大千先生,在敦煌石窟临摹壁画,以高超的彩绘技艺蜚声画坛,这个从照片上看上去一头白发并能直接感觉出善良的老人,亲切得如同我的乡亲,我记不起以前采访时见到过他没有,从他不事张扬的神情中,能看出他的淡薄情怀和低调的为人,他的为人和品德肯定不比他的才艺差。现在,他的徒弟和晚辈中也有许多人已成为大师级唐卡艺人,通过传承创新,使唐卡绘画艺术更加发扬光大。曾经只作为佛像卷轴画的唐卡,除了用于寺院和信教群众供奉外,现在由于市场等方面因素的作用,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收藏品,绘制唐卡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让学习绘画唐卡的人越来越多,吾屯村里已经有热贡画院、仁俊画院、龙树画院等一批具有规模的专门从事唐卡绘画、制作、教学的画院,也有不少外地年轻人,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里来拜师学艺,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细心感受体悟宗教、艺术和人生。

我就在这样的隆务。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学习、采访、写作、生活,我在关注现实、人生和命运时候,也关注历史、未来、神性和艺术。用不着怀疑,这就是一种因果和机缘,在困惑、厌倦、叛逆、出走之后,这算得上是一种寻找、体验、顿悟、回归,是对喧闹的疏离,是对往事的整理,是对内心情感荒漠化的一种矫正和修复。在隆务,我放慢自己的脚步,有时也和那些信教的人群一样,去转动一个个经筒,我不为超度,不为祈福,只是在那木质和金属制作的经筒吱呀作响的声音中,触摸这一时、这一天、这一月、这一年的时光的运转和轮回。这一时、这一天、这一月、这一年,记忆是过去的印象,前世是今生的印象。隆务就是我的这一天、这一月、这一年,是我人生经历和记忆中的一部分。在我的人生中,有没有隆务已经不再是一样的了,有了这样的岁月和这样一个地方,我的心中便多了一个故乡般的神龛,可以用于寄托和安放一不小心就会飞走的梦想。

编辑:李生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