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特别报道 一名为公献身的楷模

第A5版:特别报道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 年 11 月 15 日 星期日   05

一名为公献身的楷模

——回忆尕布龙同志

尕布龙:蒙古族,1926年生,青海海晏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海晏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黄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青海省畜牧局局长,中共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副省长、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十二大代表。

日前,《青海日报》报道了尕布龙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到非常高兴,尕布龙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意义的人,一个值得称赞的人,一个为公献身的楷模。

尕布龙同志是我的老上级,我与他于1954年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还未正式成立时来到河南县,直到1969 年他调离河南县为止,共事了十六年,他的高尚思想品德和优良工作作风,在河南县的干部群众中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怀的深刻影响。他的动人事迹很多,我择其主要的几件回顾如下:

“亲王”、“小尕保”都要搞好关系

解放初至1958 年以前,河南县的社会情形比较复杂,工作条件差,工作难度大,办一件事不容易。主要表现在原来的封建社会制度(即剥削压迫制度)还未废除,旧的当权者仍在台上,地方权力还在他们手中,新生国家政权机构刚刚建立,还未巩固和掌握实质权力,群众还不完全了解我们。所以,当时群众基础非常薄弱,我们搞工作难度非常大,一切工作都要靠头人“点头“同意才能进行,因而民族统战工作是那时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尕布龙同志精通蒙藏汉三种语言,熟悉民族工作,以前曾在海晏县当过统战部副部长,搞统战工作有经验,故当时县委工作分工时,由他分管民族统战工作。为了建立新兴的国家政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争取民族上层人士同广大牧民群众一起走社会主义道路,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尤其是在1954 年至1958年的4年间,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统一战线上,昼夜奔波在统战工作第一线。当时他与王府的关系很融洽,王府腾出房间让河南蒙旗工委的同志住进去,大力支持工委剿匪、治安、建政工作,一些同志认为统战工作很不错,他认为还不够,还要做好“小头人”的工作。他说做好“亲王”和“小尕保”的工作,同样重要,二者不能偏废。通过他和同志们艰苦细致的工作,争取到了许多思想顽固的上层人士和我们一道工作,使上至“亲王”下至“小尕保”等大部分上层人士团结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周围,为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在工委的领导,特别是尕布龙同志直接带领下,在河南上层人士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我们在交通、经费、物资都很匮乏的情况下,短短几年,在一片荒塬——优干宁草滩上,建起了县委、县政府各机关单位及驻军部队的住房,摆脱了住帐房、睡草地的恶劣环境。从此干部们有了住房、食堂、办公室、会议室,还陆续建起了商店、粮站、医院及娱乐室和电影院,解决了大家的吃、穿、住困难,改善了干部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开辟河南工作的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逢年过节干部替放牧员牧羊

尕布龙同志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他除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外,还有他的朴实无华的执政作风和处事风格,特别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愿做人民公仆的革命精神,使广大群众对他打心眼里爱戴和十分敬佩,他的有些做法中带有一点左的烙印,但他心胸坦荡、大公无私,人们完全理解并诚服。那是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以后,马、牛、羊都成了集体牲畜,放牧员由生产队统一调动分配任务,羊群都是走圈流动,哪里有草就到哪里放牧,逢年过节,放牧员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平时也不能回家。尕布龙当县委第一把手期间,每年春节他下令县级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亲自带队到各公社生产队去替放牧员牧羊,给放牧员放假三至五天,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干部们白天跟羊群放牧,夜间守圈站岗,防止狼害。三至五天的牧羊任务完成后,才能允许回家过年。他不仅这样要求大家,还往往自己身体力行。他的这种习惯,就是调往西宁,担任副省长的时候还在保持。据说1985年以前,每年过春节放假期间,他总要回到他曾放牧过牛羊的那片草原上放三天羊。他说,他每次赶着羊群走向山坡的那一刻里,他都会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在他看来,作为一个人,一个放羊娃和一个省级干部之间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只是放羊娃手里握着的是自己的牧鞭,而省级干部手中握着的则是人民给你的权力,因而肩上就得替人民挑着担子,心里就得装着人民的疾苦”。现今,有多少干部尤其是那些领导干部,这样想,又这样做呢?

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尕布龙主持河南蒙旗工作期间,不仅全县党政机关中充满了团结友好的气氛,而且干群关系十分密切,是真正的鱼水关系。他平易近人,热情诚恳,没有官架子,大家都愿意接近他。干部之间无拘无束,亲亲热热,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充满着团结友好的政治气氛;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说长道短,互相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交往,没有丝毫对立或不信任的感觉。他注重到基层向群众了解情况,牧民群众有事情也乐意求他办。他下乡调研时,经常坚持做到“三同”,即和牧民群众同住、同吃、同劳动。如果说和群众同吃、同住容易做到的话,一同劳动对领导干部而言比较难,而他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为数不多的领导之一。他不分男女活,常常抢着干,不但要干,还要干好,干完才离去。帮助社员群众做饭、背水、倒家灰、背牛粪、打酥油、煮达拉、晒曲拉、挖蕨麻、割野草、喂牲畜、剪羊毛、拔毛绒,牛群归圈时拴牛,妇女们挤奶子时,帮助放牛犊或拴牛犊,还帮助兽医们打针、灌药、骟马牛羊等,他不怕脏不怕累也不怕苦,不管脏活累活都能干。1954年的一天,刚到河南县报到的尕布龙就骑马到智后茂乡南旗大队下乡。那天牧民们正在准备迁往秋窝子,忙着整理帐篷、搬运物品。听说新来的尕书记(时任河南县委书记处书记、副书记、副县长)来了解情况,牧民们手捧哈达请他到蒙古包里休息,他说啥也不肯,他要帮牧民们搬东西。说着他与跟随他的妹夫存排,一起走向驮队,两人把200 来斤的酥油皮袋抬起放在牛背上……整整半天时间,他俩帮着牧民们搬家,汗水湿透了藏袍,他们不愿休息。他的这一表现,一下子拉近了与牧民群众的距离。就这样,尕布龙在河南县工作的十多年间,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访遍了蒙旗的每一个牧户,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到了省城,当上省级干部后,河南县的群众还念念不忘,常常去看望他,有事情还会求他帮助。

不容许整死饿死一个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是干部中的搞“反右”斗争,受冤枉的人很多,人人表情死板,心情低落,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后来群众中搞阶级斗争,“左倾”做法抬头,随意批斗整人,闹得大家人心慌慌,气氛紧张。尕布龙主持全盘工作后,努力改变方向,积极纠正单纯搞政治斗争的行为,坚决制止借运动,抄家打人,伺机报复,重点抓生产,安排干部群众生活,使当时的不利局面有所改观。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发生。要知道那个时候,人人自危,他自己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那些年真是祸不单行,又发生了严重的“三年大饥荒”(1959 年至1961 年的自然灾害),干部群众忍饥挨饿,吃不饱肚子,生活非常危急。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尕布龙挺身而出,要求“不容许饿死一个人”,亲自指挥和安排救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一面及时向省州如实汇报灾情,请求紧急救援;一面紧急动员大家组织打猎,挖、拾各种野菜如野木耳、地皮菜、热麻子、野韭菜、蘑茹等能供食用的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及鱼类、飞禽走兽之肉,度灾荒过难关。当时牧民群众还没有形成吃用这类食品的习惯,县级领导们,尤其是尕布龙同志想了很多办法,向群众作说服教育工作,想方设法赈灾抗灾,帮助大家搞副业生产度过饥荒难关,解除饥饿和脱离生命危险,使河南县没有饿死一个牧民。这真是不简单啊!如果没有尕布龙,当时的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学生娃就是蒙旗的将来

解放初期,位于青海东南边陲的河南县,偏僻封闭、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落后,当时除了寺院的阿卡等极个别人有点文化外,其余牧民群众都是文盲,尤其妇女中识字的人特别少。尕布龙同志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将抓教育、学文化与“抓革命、促生产”,治穷治愚,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一样对待,一样关注。他大搞扫盲教育活动,号召成年人进行识字教育,组织基干、民兵、积极分子等分期分批在县城举办速成识字班和文化短训班,让他们先学藏文字母,再学数学,然后学习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还讲授珠算等,需要什么,学习什么,以适应当时的工作和生产的需要,使他们早日脱离文盲状态,发挥科学文化的生产力作用。尽管这些活动现在看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那种生机勃勃的新社会的新气象,让人精神振奋,终生难忘。

如果说他的扫盲教育带有一定的形式主义色彩的话,他的兴学校、办教育的举动,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人们有目共睹。他说“这些学生娃就是河南蒙旗的将来,一定要他们学好知识,长成材料”。在他的亲自领导、指挥下,在县城、各人民公社、生产队举办寄宿小学、完全小学、帐篷小学、牧读小学,动员和教育广大牧民群众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河南县的明天着想,把适龄儿童送到学校,接受教育,读书学习。他还亲自走帐串户,教育动员,发现一个,吸收一个,有的直接送到青海民族学院或西北民族学院学习。殷殷之心,颇为感人。多杰仁青等河南县第一批少数民族干部的学习成长就凝结着他的心血。曾任过河南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的多杰仁青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他小时候由于家中困难等原因,未能适时上学。一次尕布龙下乡,在帐篷里发现他聪明、机灵,就动员他上学。不久,尕布龙安排他和同村的几个牧民子弟到海南铁卜加干训班学习,后来又专程去学校看望他们,给他们每人10块钱,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使他们成为河南县解放后培养的第一批知识分子,为河南县的发展进步造就了新生力量。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与尕布龙书记相交相知已经40余年,虽然有些事情已经淡忘,但他的高尚品德和公仆精神,铭刻于心。若要让我用一句话表达对他的评价,我仍然像当年河南县的众多老百姓一样,伸出大拇指称赞:“那是我们的好书记”。

(本文作者系尕布龙生前战友,海西蒙古族,河南县退休干部,于2011 年底去世。此稿原作于2006 年1 月,赵顺禄整理于2015 年8 月)


图为尕布龙同志在河南县工作期间的照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