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文学副刊 七夕,我在 哈拉淖尔 一别一生,一生同行 唱一曲《央金玛》

第A7版:文学副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 01 月 03 日 星期日   07

一别一生,一生同行

说起黄南,我想说说彭措老先生。

有生以来,我只去过黄南两次。一次是途经,从年宝叶什则经甘肃玛曲,取道同仁县城,住宿一晚,沿松巴峡至贵德。我是个超级路盲,如果没有一张地图放在面前,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想象这几个地名之间的地理关系。然而那一路真的是极美,碧水丹山,黄河湛蓝,单是那清晨的原野上,浮动在村庄上空的炊烟和薄雾,氤氲出那份天堂般的安然,就足以让我记忆终生。

还有一次,确切地说是十几年前了,我随报社的同事们去黄南采访。工作结束,东道主安排的晚宴上,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见彭措先生。我至今不知道他的全名,只记得他当时已经退居二线,过去曾在海西州任职,在酒桌上言语不多。而且,当同桌的领导们敬酒时,他说,少喝一点酒,我给你代了吧。

一位长者主动为自己代酒,我只有心存感激。

晚餐结束,他邀请几位同事到他家里去坐坐。说是他的家里,其实是他的侄女家。那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年轻人,看到我们,极其热情地招待我们,煮了手抓,摆了酒菜。然后,他们举着酒盘子来到我们面前,敬酒唱歌。

藏族人和蒙族人,说真的,和汉族人大有不同。即使是现在,即使是我们几乎不分彼此,你仍然能够轻易分辨出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少数民族。汉族人往往过于拘谨,只有到了酒酣耳热之际,才会红着脸、闭着眼,吼上一曲歌来,然而藏族人和蒙族人,他们豪放的天性不需要酒精的刺激,桌上的酒菜还没上齐,就举起酒杯来载歌载舞,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众人也随之很快进入状态。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说,彭措书记,请给我起一个藏族名字吧。他略一停顿,马上说,梅朵,就梅朵吧。

梅朵,藏语“花儿”之意。后来,我请朋友用藏语在白纸上写下这个名字,那也真像是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绽放的梅花呢。啊,这个名字我喜欢。我说,那么,以后我就用这个名字做笔名了。

我第一次用梅朵这个名字发表文章,还是在自己单位的杂志上,然而,这第一次就被总编当成了“梅卓”,他说,这一期上发的梅卓女士的《祁连,我看着你静静离去》写得多好。我没有做声,然后,我告诉我的藏族朋友,说,我有了一个新的藏族笔名,我用这个新的笔名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写给你的,请你看看吧。

从那以后,我便拥有了一个藏族名字,到今天,几乎所有熟悉的朋友都会这样叫我:梅朵。他们常常问:你是藏族么?哦,我是河南的藏族。我说。心情好的时候,我会给他们讲述这个名字的由来,然而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彭措先生。

某一年的中秋节,我走在洛阳的大街上,忽然收到一条朋友的短信,对方神秘兮兮地说:中秋月圆之夜,占卜最为灵验。请将你的生辰八字告知于我,待贫道卜得一卦。我便打电话问母亲我的出生时辰,然后,这位朋友回信,言我五行多金缺木,并断言说,你这梅朵一名,恰恰补了所缺的木,又与你的本名如此呼应,定为高人所赐。你且注意,平日身上宜佩戴木、玉之饰,更宜养狗以壮犬威。哈哈,我说,不怕,我有刘小乖呀。刘小乖? 何许人也? 竟有如此神通?他问。

是我养的小狗呀。瞧,一切多么圆满。

直到2013 年夏天,我随一个剧组到海西州去拍纪录片。途经天峻草原的时候,我再次被人问及这个话题,便在车上讲述了这个故事。车上一位当地朋友指着公路右侧、茫茫草原上的一座房子说:那里就是彭措书记的家。

真的?我大吃一惊。他居然住在这里?那么,回来的时候,我们去看看他吧。他一定不记得我了,我只见过他一面。可是我们两手空空。我语无伦次地说。

不知道他现在在不在,也许去了西宁。朋友说。

我掏出手机,给很久不曾联系、过去的同事打电话,询问、请他们代查彭措先生的电话。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联系方式。就这样,我为一次想象中的见面心潮澎湃之后,很快便又断了见面的念头。我不能浪费剧组宝贵的拍摄时间。

天峻草原真美。落日的余晖洒落在无边的原野上,点亮了弯弯曲曲的溪流,点亮了缓缓移动的羊群。西边的山头上,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对马儿在天际相亲相爱,追逐嬉戏。摄像机记录着这短暂的瞬间。我坐在草滩上,望着天边最早出现的黄昏星,为这个十多年来突然出现、且不能遏制的念头激动着。

彭措先生,你在哪里?

我常常想,或许,他早已忘记了这件事情,这个名字和我这个人。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仅仅一面之缘的长者,在冥冥之中,赐予了我一个只有父母才能给予的名字,并伴随我终生,为我遮蔽了人生路上可能会遇见的风雨。前世,我们一定是有某种因缘的吧。

这样的人,一生又能遇见几个呢?我们常常说,一别,就是一生。这一生,我带着这个名字,走进了属于我的梅林,这里木气森森,梅枝遒劲,这里暗香浮动,梅花朵朵。而我无以回报,只能以此小文,聊表敬谢。

编辑:李生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