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特刊 浓浓真情在扶贫帮困中流淌 同仁县“支部+党员+扶贫工作队”工作模式 力保虫草采挖的平稳有序

第A4版:特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 05 月 08 日 星期日   04

浓浓真情在扶贫帮困中流淌

位于同仁县城西北部的年都乎乡夏卜浪村全村353户1630人,劳动力847人,耕地面积2328亩,旱地2188余亩,是典型的半农半牧村,也是州检察院和同仁县林业局的联点帮扶村。

2015 年8 月10 日中共黄南州委十一届十一次全委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部署了我州精准扶贫工作,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州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扶贫工作总体思路,并就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四个具体的实施要求。

州检察院按照州委的总体部署,及时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与同仁县林业局前后两次深入夏卜浪村走访,在该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协调下,根据贫困人口的特性进行“个性化”扶贫,制定“一对一”扶贫方案,确定了该村60户210人为精准扶贫对象,并一一建档立卡,其中,在这些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18户,因残致病的4户,单亲家庭11户。

4月26日至27日,州检察院和同仁县林业局带着全体干部职工的一片真情集中进村开展结对扶贫帮困活动。

州检察院负责人介绍说,夏卜浪村是此次精准扶贫工作中检察院和县林业局的联点帮扶村,对于村子里的很多情况他们了解的还不够透彻,此次进村一则让干部职工认认自己的帮扶对象,串串门,联络联络感情。二则为困难群众带来大家的一点心意。

州检察院干警和县林业局干部职工以及该村贫困户代表见面会上,州检察院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向现场的村民详细说了此次进村的来意以及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会后干警和干部职工向该村贫困户代表发放了面粉和食用油。据悉,州检察院和同仁县林业局分别为夏卜浪村44户147人、11户49 人送上价值9100 元和2600 元的面粉和食用油。这些都是常人眼里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东西,但前来领取物资的贫困群众却是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在记者看来,他们送来的不仅仅是物资,而是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和真情。

而此时,村委会大院里的一幕更让记者内心感动满满。

记者看到,前来认亲结对的干警和干部职工们纷纷寻找自己的帮扶对象,与村民热心交谈,并仔细了解结对家庭的生产生活状况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鼓励村民一起想办法、找路子摆脱困境。并送上写有自己名字、联系电话的结对认亲卡,叮嘱村民要全力做好生产,有困难就打电话联系,便于帮助解决问题。交谈之余,大家都主动上前帮助村民把领到的面粉和食用油拿回家。而此时,大家手持的红、蓝卡片却又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兴趣。

原来,在完成精准识别工作以后,州检察院依据该村贫困户实际和方便与群众沟通联系,制作了《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卡》,卡片是一户两份,分别为《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卡(留存)》和《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卡》。两卡背面内容更为丰富,《认亲卡(留存)》和《认亲卡》背部分别是贫困户反映事项落实情况和结对认亲服务情况。反映事项,反映时间,落实情况,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等字样一一列入认亲卡,极大的方便了联点单位和帮扶对象之间的日常沟通和联系。而同仁县林业局的《认亲卡》更具有人性化,卡上所有文字均为藏汉双语,便于干部和群众的交流。

贫困是诸多困难叠加的结果。在夏卜浪村记者了解到,导致该村部分农牧户贫困的原因主要是因病、缺少资金、缺少劳动力或家庭部分成员丧失劳动力、无技能、抚养(赡养)负担重加之村民发展意识淡薄、文化程度不高、观念落后以及基础资源利用率低等。因此,如何破解这些基础条件差、观念落后的瓶颈制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成为扶贫开发面临的一大难题。

州检察院精准扶贫领导小组负责人和同仁县林业局负责人纷纷感慨地说,我们为村里的贫困群众做的这点小事,就是尽了点微薄之意,也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大家脱贫致富。这些贫困群众中,多数人文化程度较低,接受和获取新政策、新观念的渠道不畅通。下一步,我们打算为这些困难群众举行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相关知识的培训班,念好政策扶贫经,依据国家的相关扶贫政策,鼓励他们中有能力的人自主创业;从教育、解决劳动力、医疗救助等方面给予他们最大可能的帮助,使就业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不断增强。据悉,目前,同仁县林业局已初步确定为11户49人中的13人实施劳务输出,为2至3人解决公益性岗位。

干警、党员干部和职工带着政策、带着感情、带着任务进村入户送温暖,他们抚慰助困的同时,收获着感动,收获着群众的信任。这种信任,这份浓浓的真情温暖着晨曦中的村庄,在每个人的心中缓缓流淌。

编辑:陈思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