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古城自打西汉到清末长达两千多年的屯垦戍边过程中,一批又一批的屯垦军人肩负着安边定边,实边兴边的历史使命,不仅把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工工艺带到保安大河流域,而且还把中原儒佛道哲学文化的精髓根植在了这块土地上,使得榆谷地区的屯垦后裔人心向善,社会和谐。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在古城里的屯垦后裔们不再“尚武”,转而“崇文”,特别重视文化教育,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孝道盛兴,民风醇厚”已成为了亘古不变的优良传统。得益于这种良好的屯垦文化氛围,“百善孝为先”的概念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了古朴的门风,自觉的家风。
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不说时间荏苒流逝,经过先人们的言传身教,保安古城里形成了浓厚的“爱幼”与“敬老”氛围,很少听到哪家的老人们抛弃儿女和不拉扯孙子的,也很少听到哪家出了忤逆不孝的儿女。如果有的话,也是个别一些走极端、小肚量、死钻牛角尖的叛逆。而这些人不仅会受到族群唾弃,还会受到社会层面的口诛笔伐,使其成为叛经离道的忤逆之徒,成为家家户户用来教育后代的反面典型。正是得益于这种纯朴的良序公俗,使得生活在保安这个屯垦古城里的人们父慈母贤,儿孝女顺,人心思古,清风荡漾。
就孝顺父母而言,主要表现在“养老送终”上。也就是老人们时常念叨的“活着有人养,死了有人抬”。在此姑且不论“ 生养”,单就“死葬”来说,保安古城的社会群体对父母的葬礼或者说办理“后事”是否周正,成了考验子孙是否孝顺的一项重要指标。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保安传统繁琐的葬礼陋习被精简优化,一些迷信色彩较为浓厚的内容早被革除。废除了一些该废除的内容,保留了一些该保留的良俗,但在传统丧葬文化里依然可以看到旧时的遗风遗俗。
准备“老衣”
保安古城的老人们习惯上把寿衣叫做“老衣”或”“袄衣”,这都是一种隐晦的说法。常听老人们说,“一辈子净吃苦来着,临殇殁有的时候,如果连件像样的‘老衣’都没穿上,白活这一辈子了!”为此,年过花甲的老人们便在活着的时候提前缝制‘老衣’。按传统习惯,制作‘老衣’的费用由女儿们承担,并请心灵手巧的妇女精心制作。
缝制‘老衣’时得要挑选在闰年闰月里的吉日进行。挑选闰年闰月的寓意很明显,就是希望老人们多活几年。
正常情况下,‘老衣’多选材质轻薄柔软的丝麻织品,讲究内衣棉布外衣丝绸,忌用缎子(谐音“断子”,不吉利)面料。“老衣”讲究穿单不穿双,一般男子穿背心、衬衣、棉衣、中山装、外着袄袍,下身着衬裤、棉裤、罩裤;妇女穿背心、衬衣、棉衣、袄袍、外套罩衣,下身着衬裤、棉裤、罩裤。男式“老衣”以青色或黑色为主,女式“老衣”以红色为主。“老衣”的衣袖要长,须将双手完全盖住,裤子是老式大裆裤。女式“老衣”中至少有一件是红色或绿色的,颜色主要是凭老人生前的偏好而定。
传统的“老衣”样式以明朝汉服为主。之所以选择明朝汉服,还有一段不为外人道的故事:满清入主中原后随即颁布了“剃发易服”法令,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正是这一时期的残酷政策。这一违背汉人意愿的法令一经实施,立即遭到了汉人的激烈反抗,满清政府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发布了“十从十不从”的特令。这个特令准许汉人“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等十条内容,由此形成了中原汉人“生著满服,死着汉服”的丧葬文化。“以本族之衣冠,使不至于不瞑,而有以见先人于地下,其节弥苦,其情尤惨矣!”
我们都知道,明朝建立之初推行屯田戍边政策,不仅有大量的屯垦军人进入榆谷地区,还在保安大河流域设立了吴、季、李、脱四个军屯。屯垦军人们吃着皇粮,受着皇恩,是一群对大明王朝最忠诚的群体。明亡以后,屯垦军士和后裔们不忘祖先与本族文化,死后都穿着汉服入殓,以示屯垦后裔没有被屠刀征服的精神与气节。
保安屯垦后裔们死后着汉服的传统秘不外传,并传承到了现在。
传统“老衣”并不单指衣裳,还包括了绣花枕头、铺褥盖被、绣花布鞋等等。习惯上,无论男女都要有一个绣花枕头,男用枕头绣“寿”字,女用枕头绣“万”字,字的周围再绣上花卉、蝴蝶等图案。
与老人们生前所用的被褥不同的是,“老衣”中的被褥质地讲究,但很薄,像征意义远大于实用。做被褥时有个讲究,就是父亲的被褥由女儿们做,母亲的被褥由儿子们做。这么安排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主要目的就是想平摊丧葬费用,减轻子女们的负担而已。有条件的人家,老人们提前准备好了所有的后事,不再靠儿女们做被褥。但儿女们届时会有一番心意送上,以此博个好彩头,好声名。
“老衣”当中的鞋袜,习惯上称之为“老鞋”。以前的人们普遍穿布鞋,所以老人过世后男女都着绣花鞋。做“老鞋”不需要挑选日子,也不在乎年纪,一般在五十岁左右就备好了。袜子一般穿两双,一双单袜,一双棉袜。颜色主要是白色。如果老人过世后腿脚浮肿严重,就穿一双单袜;如果老人过世后比生前消瘦,为了不让脚上的鞋宽大掉落或晃动,套两三双棉袜子都行。
老人去世后,习惯上男戴帽子,女苫巾帕。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大多都要备一种类似筒状的所谓的软帽,男女都有。这一习俗现在部分地发生了改变,男子多戴老年布帽,女子还用黑丝巾帕包头。
盖“老家”
流传在保安古城老人们口中的一则谚语说“炕上没有尿尿的,死了没有戴孝的;炕上没有拉屎的,死了没有化纸的”。这则生动而又不失诙谐的民间谚语,既说出了抚育儿孙的辛苦,又道明了老人的晚年心境及防老意识。因此,进入花甲之年后老人们便早早开始准备盖“老家”了。
老人们口中的“老家”就是寿棺,习惯上称之为寿材。因为直呼棺材显得粗俗,所以改为如是称呼。
盖“老家”前得要购买棺木。保安民间流传着“上等柏木二等松,歪里唧嘎不入材”的说法,所以柏木是老人们最看重的材质。柏木寿棺有防虫、防腐之功效,此外它属于香木,故为寿棺中的上品。“物以稀为贵”,由于柏木稀少,所以价钱也比较昂贵。既使这样,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在购买柏木时显得很大方,很少为了省俩钱而改用次等松木或其他杂木。
盖“老家”是一件大事,就像平日里人们盖新房一般喜庆,届时儿女们会对老人献上一份心意,就连亲戚党家也会表示一点心意。过去还会请阴阳道士念经祈福,现在由于神职人员缺失不再念经了。一般人家“盖老家”时会一次性做两副寿棺。
保安寿棺的制作一般有两种形式:“直帮”和“箍帮”。
“直帮”是传统做法,寿棺外帮与一般的家用柜子两边相似,直上直下。这种寿棺的特点是省事省料,是大多数人家的首选;“箍帮”是讲究人家的做法,寿棺外帮圆木外形一样呈外凸弧线形,因此让棺内显得比较宽敞。这种寿棺的特点不言而喻,用料多、做工费事,但给人以厚实、沉稳、富态的视觉美感。“箍帮”寿棺好倒是好,但其价格昂贵,连工带料所耗不赀,老人们为儿女着想,一般人家不做“箍帮”寿棺。
习惯上盖“老家”时绝不能带铁。受传统文化影响,认为铁质坚硬,对后辈不吉利,所以木匠师傅制作寿棺时全用卯榫结构,个别地方还会用木楔灌胶加以固定,无论如何都不能用铁丁。此外,盖“老家”讲究“铜帮铁盖豆腐底”,即棺帮要结实,棺盖要厚实,棺底要牢实。传统上棺帮与棺盖都要用柏木,棺底基本上选用松木。这又是为什么呢?传说用松木作棺底,是因为松木较柏木烂得早,这样亡人就早入地下、早点投胎转世。
寿棺做好后,还得请画匠精心油漆、绘画、装饰。按本地屯垦文化习俗,油漆时用传统庄重的红色为基调,两旁深蓝底、中金色的福、寿图案及富贵典雅的牡丹云子图案为底座,并以金粉加以修饰。寿棺前部档板上绘有亡人牌位及童男童女画像。牌位是空白的,留待老人去世后“点神主”时才补上去。
保安寿棺与内地其他地方的黑色棺材不同,为什么会是红色的呢?还有一段不为外人道的故事在其中。传说清光绪年间,保安营都司刘贵和剿匪平叛时不幸阵亡,上级官员将他的英勇事迹上报朝庭,受到了光绪皇帝的奖赏,敕立麻巴将军庙,并赏着红棺一副。同时还召令保安营“凡有将士阵亡,均以红棺入敛”,这既是对屯垦官兵忠勇的奖掖,也显现了率土之滨上的皇恩浩荡。自此以后,保安屯垦官兵以享受红棺为荣,久而久之形成了全城百姓享用红色寿棺的习俗。
以前的画匠熬制桐油后漆寿棺,后来慢慢改为成品油漆。棺内不作裱糊。
传说有户人家请画匠给母亲的寿棺油漆,事毕后尚有剩余油漆,便要求给棺内一并油漆。等这户人家的老人去世后,家里有人梦见老母亲住得房子非常漂亮气派,老母亲说住在这样的“老家”里心满意足了云云。打这以后,凡有人家给寿棺油漆时,棺内也要作一番精心的裱糊涂漆,且漆丹红。再后来,又有人梦见亡人“老家”里裱糊的里衬掉落后盖住了亡人的脸,害得亡人不能投胎转世云云。由此开始,保安寿棺在油漆时只给棺内刷漆而不作裱糊。
盖好“老家”、油漆结束后,大多会用布或纸包裹停当,安放在堂屋东南炕头或西厢房里。当然了,“老家”绝不能空置,包裹时还要在寿棺中装入粮食。
每年过春节时家里面贴对联,这时儿女们没忘给“老家”也贴幅对联。
准备“老柴”
提到“老柴”,居住在保安古城里的男女老少都明白,这是准备用于老人们丧事上用的烧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由于烧柴短缺,保安人日常生活中很少用柴烧火做饭,三顿饭都是用麦草当烧柴。平日里一旦有山民用毛驴驭来点烧柴,人们或用现金购买或用实物交换,把这些烧柴搁置在雨水淋不到的房间里保存起来。当然了,这样得来的烧柴一般量很少,得要日积月累积攒起来才能留够“老柴”所需。家中儿女们知道“老柴”的用途及作用,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动用这些“ 老柴”的。
“老柴”在丧事上主要用于吊唁时烧制烩菜、丧饭,以及熬制送丧的“蒸子饭”时当烧柴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但凡有老人过世,老人所属的生产队就会派妇女们到集体马圈里背麦草,运送到丧事上当“老柴”用。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准备“老柴”这一古老的习俗再次回归到家庭生活中。不过这一风俗现在日渐淡化了,因为村里集体购置了专用的锅灶、碗筷等丧事专用器具,只要家里有老人去世,派人取回这些专用器具,架锅烧煤就行了,很方便。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购买烧煤日益方便,现在的保安人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辈子费尽心力节省和积攒“老柴”了,只需在平日里准备少量的“老柴”当引火即可。
购置孝布
做好“老衣”,盖好“老家”,接下来得要购置孝布了。这种说法是相对的,购置孝布不是专等有了“老家”、做好“老衣”后才进行,这项工作没有时间节点,随时都可以准备。
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贫困,加之布料奇缺(布票是最好的见证),在地方耆老们的主持下群众集资购买白布,然后缝制几件孝衫供乡亲们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均由自家购买孝布。
孝布一般采购白棉布,供儿孙们穿孝衫、给亲戚党家“破孝”用。按习俗,家里人都穿孝衫,亲戚党家、沾亲带故、至亲好友等都要“破孝”,或男孝或女孝,视族群实际情况而定。如此以来,家族庞大的人家需孝布七八百尺以上,一般家庭最少也得二三百尺。
披麻戴孝是儒家所提倡的尽孝方式,儿女们会在老人在世时提前购置孝布。一方面是考虑到丧事期间购买孝布耽误事儿不说,万一市场上白棉布紧缺买不到孝布,整个丧事为此而搅得乱七八糟,让儿女们在乡亲们面前丢人害臊抬不起头来。另外,如果是家里老妇人去世,外家肯定会对儿女们不依不饶;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平时购买孝布价格上花算,至少可以货比三家,消停地购买远比仓促购买不吃亏。
考虑到上述两个情况,一般人家就会早早购买孝布,早早拉好孝单,这样就不至于耽误大事。
小殓
老人弥留之际,子女或至亲找本城能干的男子或妇女前来,准备好寿衣、铺盖,等老人咽气后立即闭眼合嘴,给亡人修剪指甲、剃头或梳理鬓发、洁净身体后穿上寿衣,这一过程叫小殓。
然后将大门打开,把堂屋的四扇门全部卸掉,迅速安置停尸“丧板”,此谓之“打床”。所谓“打床”是指在堂屋正中安置门板一面,上面铺好褥子,将穿戴好寿衣的亡人头朝外、脚朝里仰卧停当,意为“寿终正寢”。
等亡人正寢后,要在头前方挂上一面青色或黑色布帘。布帘中央用白纸黑字写一个大大的“奠”字,帘下置一小方供桌,上摆亡人灵位、祭品及亡人遗照等。供桌下再放一烧纸的盆或钵,周围铺上麦草,孝子孝孙们跪在亡人身旁,此谓之“坐草”。
亡人被安置在丧板床上,用黄纸盖住脸面,用麻线扎住双脚。为了黄泉路上行走得顺利,还要在亡人的双袖口内装上死面方饼、纸钱,有条件的人家还会给亡人手里放置“握手”。“握手”多以金银为主,铜钱次之。时值今日,“握手”这一习俗已经不时兴了,多半会在亡人嘴里含少许金银而已。
小殓就绪后,三声炮响,儿女们放声恸哭,举家哀伤。与此同时,大门外和十字路口燃一堆柏枝香、化一叠纸钱油香,举行路祭招魂仪式,讣告乡亲们有亡人离开了阳世。
报丧
听到三声炮响,乡亲们都会自觉地到亡人家或祭奠,或帮助料理后事。丧事主事人员(亲戚党家中有威望、懂司礼的人担当)就要派人分头给亲戚党家、亲朋故友报丧。报丧者手持主事者拟定的名单,挨家挨户前去报丧。派往舅家或外家的报丧人员须是能说会道、会来事的人前往,无论如可绝不能得罪他们。
守灵
“打床”结束后,子孙儿女们跪在堂屋门前的麦草上焚香燃纸,昼夜守灵。
此时灵前供桌上摆好了献碗。献碗为白米饭或长面条,上覆肉片装饰,左右各两碗,分别搁一双筷子。供桌上还摆放着油灯、香炉、供酒、茶水、糕点、果品之类。烧纸盆放置在供桌前方,方便吊唁者焚纸。
按保安丧葬习俗,守灵者主要是家中儿孙和至亲党家辈。女儿和媳妇们跪里屋,儿孙们跪堂屋门口铺有麦草的地上。守灵期间不能坐板凳,更不能高坐炕沿。当有宾客前来吊唁化纸时,孝子们默泣磕头还礼,但不接不送。
停灵天数过去主要是请阴阳道士按亡人的生辰八字推算停灵几日。一般停灵三至五天,也有停灵七至九天的。如果不择日子,就要在三天内送葬。现在因缺失阴阳道士择日子,停灵鲜有超过三天的。停灵天数是这样推算的:如果亡人在昨晚子夜前亡故,今天吊唁、行礼、念经,傍晚入殓,明天上午送葬;如果亡人是在昨晚子夜以后亡故,今天吊唁一天,明天行礼、念经,傍晚入殓,后天上午送葬。
守灵期间,丧事由主事人全权安排丧事,子女们不再插手,专心一意当孝子守灵。孝子们身着孝衫、头顶麻冠、麻绳束腰、手持丧棒,不梳洗打扮,低头躬身,只在灵堂前烧香化纸。灵前不能离开人,也不能让猫、狗等动物近前。
(未完待续)
编辑:陈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