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人物专题 她的美丽盛开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第A5版:人物专题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 10 月 09 日 星期日   05

她的美丽盛开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记国网河南县供电公司配网抢修班班长苏玉英

同事岳雷说:“苏班长是我见过的最能干的女人,在河南县这样连上楼都心慌气短、只有牦牛才能生存的地方,她扎根一线,一干就是25年,在她的这个岗位上,恐怕再也找不出来第二个人了吧!”

初识

9 月的青海河南县大草原已然寒风萧瑟,明艳了短暂一夏的格桑花几天之内就销声匿迹了,而旺盛的牧草也已泛黄,在这海拔超过3700米的高原上,秋的脚步显得匆忙而凝重。苏玉英说,这里的夏天只有不到四个月,再过一个来月,就会被大雪覆盖。

见到苏玉英的时候,她正和其他3名同事在河南县东格小区查找一起停电事件的故障点。几个人都头顶蓝色的安全帽、身着厚厚的棉工装,一会儿爬上楼顶四处查看、一会儿站在变台下面仔细检查。如果不是穿了一双粉红的运动鞋,我很难一眼看出哪个是她。

苏玉英是国网河南县供电公司配网抢修班班长,她的个子在女人中算不上太高,但嗓门儿大,语速快,热情而干练。对她来说,河南牧区是生她养她的地方,也是她人生唯一的舞台,尽管这个舞台不大,但回想起这二十多年来的点点滴滴,她还是很知足的。

1991年,初中毕业不久的苏玉英考到了当地管辖的优干宁小水电站工作。那时候河南县电网结构十分单一,全县只有不到2000 户人家能用上电。每到夜里,除了县城有星星点点的灯光外,到处一片漆黑。

“那时候我和当地牧民才有了真正的接触,也是从那以后,我深深地眷恋上了这片土地。” 苏玉英说。

苏玉英那时候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热情活泼,当地牧民群众都非常喜欢她。只要她每次回县城,都会精心地挑一些砖茶、白糖和一些小食品送给当地群众。小孩儿们看见她回来了,远远地跑过来围着她转。

“‘英英阿姐回来啦!英英阿姐回来啦!’孩子们亲切地叫着我的小名儿蹦啊跳啊,好像期盼了很久很久……”苏玉英难掩内心的喜悦,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样。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她每天下班后,总会有几个当地的老爷爷老奶奶在门口等着她,带她回自己的家里吃饭、休息,大家都把她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

责任

2001年10月,苏玉英所在的小水电站由国网公司接收管理,苏玉英也如愿成为国网公司的一员。也是从那时候起,她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国家电网公司在高寒偏远的河南牧区落地生根,把光明送到了千家万户,结束了当地牧民祖祖辈辈依靠酥油灯照明的历史,使他们与城里人一样,享受着现代化生活的种种便利。

2009年,国网公司实施户户通电工程,集中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用电问题。苏玉英说:“那时候施工条件和现在不能相比,但大家都想着早一天给群众供上电,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热情很高。”

苏玉英记得当时天寒地冻,基础坑挖不下去,大家就因地制宜,就近找来牦牛粪点着,等冻土消融了再挖。当时没有吊车,安装变压器时就用倒链一点一点地往上拉,十几号人小心翼翼、屏息凝神,扎实认真的程度令人永生难忘。

宁木特镇是河南县第一个通电的乡镇。通电后的第一个晚上,苏玉英和供电所的同事受邀来到了乡上的敬老院里。在明亮的灯光下,老人们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大家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简直像过年一样热闹。

“我当时被这些牧民群众的真诚和善良深深地感染了,心里就觉得只要为群众做一点点好事,就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欢乐。”苏玉英说。

当年,苏玉英留在了宁木特镇供电营业所担任所长,带领同事们为牧区群众提供用电服务。从那时候开始,她慢慢地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坚强

户户通电工程结束后,苏玉英管辖的部分台区出现了新装用户表号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当时供电营业所里缺人手,苏玉英果断地拎着脚扣开始了登杆核对工作。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登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且现场没有师傅指导,她硬咬着牙,极力克服力量不足和心理恐惧,紧紧地抱着电杆一点点地往上爬,一基、两基……

白天高强度地干活,晚上她就住在牧区阴冷潮湿的的帐篷里过夜。“那段时间虽然很辛苦很累,但心里很充实,睡觉也香。”苏玉英说。

一周后,她出乎了大家的意料,竟提前完成了新装用户表号核对工作,并受到了上级公司的肯定和表杨,而对她来说最大的收获是练就了过硬的登杆技能。她说,男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女人也一样可以!

2011年,工作的需要,苏玉英被调到了新的岗位。虽然几年过去了,可她从来也没有忘记离开宁木特镇时的情景。

临走的那天,一位老奶奶紧紧地拉着她的手哽咽地说:“英英啊,你不在这里工作了,我们没有你了可怎么办啊!”她突然感觉到,自己再也不能和这些淳朴善良的牧民群众朝夕相处了,不能帮他们带去生活用品了,不能为他们解决用电问题了,不禁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泪水模糊了双眼……

后来她还是想通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让前仆后继的电网人发自内心地了解并接受牧区的风土人情了,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能干

配网抢修班干的都是急难险重的活儿,工作时间不分上下班,场所更是全县跑,要能上得了电线杆、下得了臭水沟,尤其是在广袤的草原上,还要能防得住藏狗的袭击、受得了风雪的考验。这对男性员工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更不要说女性员工了。然而对于常年在一线打拼的苏玉英来说,这些艰难困苦永远也挡不住她守护电网的脚步。

2016 年9 月20 日傍晚,河南县10千伏优四路跳闸停电,15个台区近2000户用户用电受到影响。苏玉英接到报修电话后,立即赶往公司带人开展抢修。

入夜后的泽曲草原一片漆黑,温度降到了零下五六摄氏度,厚厚的棉工装也隔不住寒冷的侵袭。苏玉英不停地搓着双手、跺着脚,却依然止不住地瑟瑟发抖。“大家一定要查仔细了,不要再查第二遍啊!”苏玉英提醒大家,声音响亮有力,大家听到的还有她坚定的决心。苏玉英和大家一块冒着严寒、借着手电的光亮逐一排查15个变台。23时06分,抢修队伍发现并隔离了故障,全线恢复供电。

遗憾

然而,苏玉英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常年在河南县严酷的环境中工作,苏玉英的身体落下了病根,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影响,也给她的心里留下了一些遗憾。

今年的8月1日,河南县全县最为隆重的“那达慕”赛马大会正式开幕,有17个国家、近10万人参加,大大小小的帐房搭满了腾格里赛马场旁边的整个山头,人潮涌动,盛况空前。为确保大会可靠用电,苏玉英与其他保电人员提前半个多月就着手准备了,但在大会开幕式的保电现场坚守着的十多名工作人员中,却唯独找不到苏玉英的身影。

原来,在开幕前,雷雨下了四五天,线路故障频发,连日高强度的抢修工作加上大会保电任务,这让一向心脏不好的苏玉英一下子承受不了了,7月31日下午7时许,苏玉英晕倒在地,昏迷不醒。8月1日天亮后,苏玉英病情好转,但她因此未能再参与到大会保电任务。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苏玉英不无遗憾地说:“以往每届大会都是我和大家一块保的电,这次规模最大,我却掉‘链子’了。”

称赞

近几年来,让苏玉英引以为傲的是,她带出来的人都很优秀,有的人很快就成为专业上的行家里手,有的人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甚至成了自己的领导了。河南县公司有3个部门、3个班组,其中营销部主任、综合部主任以及另外2个班组的班长都是她一手带出来的。而说起自己的班长,大家无不钦佩有加、啧啧称赞。

2011年参加工作的费超,3年后就被县公司提任为综合部主任。说起自己的成长,费超总也忘不掉自己曾经的班长——苏玉英的影响。

费超说:“班长虽然是个女性,但工作上我们都服她,不管多苦多累的工作,她永远都会冲在前面,而且从来不打折扣。我从她的身上学到更多的是责任、不怕吃苦和她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品质。”

2014 年参加工作的卢香玉,刚开始听不懂藏语,经常遇到不讲理的客户无端的指责,内心十分沮丧,有几次她躲在被窝里偷偷地抹眼泪。苏玉英就用自己艰苦奋斗的故事鼓励她,主动教她一些常用的藏语,并耐心细致地帮助她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

“苏班长能干,人也好。那段时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很快度过了适应期。”卢香玉心怀感激地说。

贴心

苏玉英在工作上把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当做家常便饭,对大家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甚至有些苛刻,但生活中的她十分有趣也非常贴心。

班员马宏博有一次开玩笑地说:“班长啊,草原上的姑娘都是瓜子脸、大眼睛,长得真漂亮,你认识的人多,帮我挑一个呗!”“不用挑,我家丫头心疼着呢,等她长大了就嫁给你呗!”苏玉英笑的乐开了花儿。“那你不就成了我的阿妈了吗……”两个人你一言、他一语,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近几年入职的员工,大都是从内地不远千里而来的大学生,高寒缺氧的环境、单调重复的工作以及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让他们偶尔会心生浮躁。苏玉英就邀请大家到自己家里做客,用拿手的饭菜招待他们;七八月份,草原上山花烂漫的时候,她就约上大家去踏青,载歌载舞;贴心的她还忙里抽闲,亲手编织拖鞋送给班员……

和所有女性一样,苏玉英说她也特别喜欢时尚的衣服、品牌的鞋子和化妆品,但工作的性质注定她与这些心爱之物有缘无分,同事们也很少能见到她化妆打扮后的样子。

有一次,学校要开家长会,女儿打电话说:“妈妈,你来的时候一定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呀!”苏玉英说:“那你说妈妈穿啥衣服好看呢?”女儿说:“你身材那么好,穿裙子肯定漂亮。”苏玉英翻箱倒柜硬是找不出一件裙子。

不舍

再过几年,苏玉英就要退休了,在这片她守望了快三十年的草原上,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让她难以割舍……

不过令她欣慰的是,近几年来,一批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大学生不约而同地来到这个地方,在短暂的适应后,大都能用得体的礼仪和简单的藏语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交流,他们的服务理念更加先进,他们的服务方式更加多样……

苏玉英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她的丈夫经常心疼地说:“换个环境好的地方休息休息吧,你的心里总是放不下这里,你也该想想自己了……”

苏玉英用多年的积蓄在省城买了房子,她把老人和孩子都送到了那里,而她自己大部分时间还是呆在牧区的。她说她只要一离开牧区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

编辑:陈思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