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文化专刊 唐涓:灵魂栖息的家园   黄土地上的黄泥大印 : 庄 廓 镌刻在石头上的宗教信仰: 碉 房‍ 游动在草原四方的家 : 帐 篷 浸润多民族情感的建筑 : 篱 笆 楼

第A7版:文化专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 05 月 13 日 星期日   07

游动在草原四方的家 : 帐 篷

游动在草原四方的家 : 帐 篷

当我们离开城市密不透风的水泥森 林,驱车来到草原。被城市污浊的空气挤 压久了的心灵突然间变得舒展和安宁。进 入我们视野中的是纯净的天空和宽阔的 大地。碧绿的草原上,白色的羊儿和黑色 的牦牛在安详地吃草,薄雾似的炊烟在帐 篷上空缓缓飘散。这就是草原牧民如诗如 画的家园。 对于在无际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 牧民来说,黑牛毛帐篷便是他们温馨的家 园,它把牧人的身影诗意地定格在了草原 上。这个记载了久远历史的产物,发明灵 感源于早先牧民与牲畜的亲和关系。在茫 茫的大草原上放牧的牧民,为了抵御高原 夜晚肆虐的风寒,把自己的身体蜷缩在两 个牦牛中间取暖。随着生产方式的渐渐进 化,他们学会了用牦牛身上剪下来的毛纺 成粗线,再织成长条形的褐料。起初只是 遮盖身体,随后用木棍撑起空间,四周用 石块压牢。黑帐篷的雏形就这样诞生在牧 民的生活经验中。 人口的递增加大了对空间的需求,他 们开始将约22厘米宽的褐料缝缀在一起, 尺幅多少决定帐篷的大小。多数面积为 12—20平米,呈方形或长方形。他们先用 木棍支撑起高高的框架,上面覆盖牛毛褐 料,四角及腰部用牛毛绳牵引牢牢固定在 地上。帐篷正脊留有宽敞的缝隙,以利采 光和通风。在帐篷内部周围,用泥块或土 坯垒成的矮墙上面,堆放着牧民赖以生存 的青稞、酥油和晾干的牛粪,中间安置火 灶,灶后供奉佛像。四周地下铺垫的羊皮, 就是主人一家坐卧休憩的地方。在帐篷外 四周的拉绳上,还要挂满五色经幡。当需 要迁移草场的时候,他们的帐篷和全部家 当几只牦牛就能驮走,携带非常方便。所 以,在藏族人的观念里,能否独立完成一 座帐篷的拆建,是考量一个男人能否担当 起生活责任的试题。 牛毛帐篷严密厚实,具有热松冷缩的 特性。为曾经风餐露宿的牧民遮风挡雨, 提供了温暖的庇护。纺织技术的进步又使 草原上出现了一种白棉布帐篷。在炎热的 夏季,白帐篷凉爽透气,方便缝制。大的可 以容纳几十人,小的可以一人独享。 绚丽多彩的白帐篷特别讲究外观装 饰,白色的布料上一律用彩色的布条压 边。然后在白色的框内,剪贴上祥云、动 物、花卉等美丽的图案。每年7到8月是草 原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是草原 的盛会,密集的五彩帐篷如天上的繁星, 与姑娘们华丽的服饰和纯朴的笑脸交相 辉映。对在城市水泥盒子蜗居的我们,这 是浪漫的诗篇,醉人的歌谣和洁净心灵的 炽热阳光。帐篷让草原散发出古老的神 韵,草原又赋予了帐篷绵延的生命。 和帐篷相似的是,蒙古包同样是游牧 民族在草原上四处安放的家。数百年里, 一部分蒙古族从额尔古纳河流域迁入青 海境内后,逐渐成为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主 要民族。蒙古包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民居建 筑艺术形式。它以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 的工艺完成了既美观又实用的创造。集中 表现了蒙古人抵御大自然的全部经验与 智慧。从结构原理透视,蒙古包就像一只 巨大的伞。圆形的蒙古包主要由骨架和毛 毡两部分组成。它的四周侧壁分成数块, 用条木编成网状,安装时将几块连接围成 圆形,上盖伞骨状圆顶,再与侧壁连接。用 毛毡遮盖严实后,用绳索固定。蒙古包一 般朝南开门,四壁没有窗子。主要靠顶部 的圆形天窗采光、通风和排放炊烟。天窗 上覆有天布,夜间或风雪雨天将天布遮盖 天窗,可以保暖和保证安全。 多数蒙古包里几乎没有什么装饰,裸 露的木质骨架使其显得别具韵味。由于蒙 古包是一个近似半球形的穹顶,最符合结 构力学的原理,因而它的骨架承重力大, 更便于携带和拆装,也更能最大限度地扩 展空间。在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 帐幕最多时可容纳 2000 人。中间威武的 梁柱和四周华贵的壁挂装点得蒙古包富 丽堂皇,恍若皇室的宫殿。 绿色无垠的大草原上,灿若星辰的蒙 古包仿佛是一只只巨大的蘑菇,风姿绰 约,诗意盎然。延续了2000多年岁月的蒙 古包,如今已成为草原旅游一道最鲜亮的 风景和名片。

编辑:陈思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