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特刊

第A9版:特刊 PDF原版PDF原版
下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 年 06 月 25 日 星期一   08

守护好“三江源头”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黄南州已完成自然保护区二期规划建设任务76%

在国家顶层设计下,2005年,青海开始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项目,针对三江源地区不同的生态问题,因地施策,差别化、综合化保护治理。

黄南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青海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由国务院批准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涵盖我州泽库、河南两县,其中麦秀林场和官秀林场被列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18个核心保护区之一,为森林灌丛核心保护区。全州三江源区总面积2932.99平方公里,占青海省三江源区总面积的1.93%,占全州面积的15.5%。

资料显示,2005年开始,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实施后的9年中,我州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实施退牧还草工程9094户,完成禁牧780万亩,防治草原鼠害1100多万亩,治理黑土滩近60万亩,封育林地63多万亩。与2004相比,自然保护区内的草地植被覆盖度比治理前提高了10%以上,林区植被覆盖度增加了3.35%,其中: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自然降水量偏丰1至1.6成,加上人工增雨,与2005相比,水资源量增幅达20%以上,水质持续保持在II类以上,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促进了从传统畜牧业到有机畜牧业的转变。我州实施三江源一期工程的河南、泽库两县在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同时,有1860万亩草原、161万头(只)牲畜通过国家有机认证,河南县被国家环保部批准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泽库县被授予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称号,实施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泽库县有机畜牧业园区建设,现已落户企业6家,培育州级龙头企业13家。同时,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牧户”的发展模式,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取得良好进展,“阿米雪”有机酸奶、“瀞度”矿泉水、“绿草原”有机牛羊肉等优质农畜产品已畅销省内外,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促进了牧民群众收入持续增加。通过实施建设养畜等工程,建设两用暖棚近2800幢,增加人工饲草料基地24000多亩,仔畜繁活率,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显著提高,牧民收入得到持续增加,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807元增长到2013年的4991元。同时,草原奖补机制等政策的实行,林区管护和草原公益性岗位的设置,也使农牧民群众增加了收入。

促进了牧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通过移民搬迁和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移民社区排水、供电、道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搬迁牧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通过能源建设工程,为留居草场的2347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光伏电源,初步解决了生产生活用电难的问题。通过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留居草场12331人、40572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促进了二期工程的顺利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区群众主动为各类项目建设投工投劳累积达1万多人次,实现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双赢。同时,一期工程的开展为大规模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面实施二期工程生态保护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黄南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为强化责任,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州、县、乡及各相关部门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和廉政责任书,明确了职责,落实了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四县及项目建设单位深化、细化项目前期工作,组织得当、措施有力。项目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切实履行职责,全程监督。严格考核制度,确保各项目标责任的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领导经常听取三江源工作汇报,多次亲临项目建设现场检查指导项目实施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州财政、审计、农牧、林业、三江源办等部门共同组成督查组,坚持经常检查和重点督办,对所实施项目的施工进度、资金支付、档案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指导。

截至2013年底,我州一期工程总体规划的全部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投资59787万元,完成总体规划建设任务的142%。

生态保护建设在延续。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新部署、新要求,进一步指明了三江源生态保护方向和制度保障。2014年又将我州河南、泽库、同仁、尖扎四县全境纳入到二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范围,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辖26个乡8个镇,总人口26.8万人。二期规划共分为生态保护和建设、支撑配套两大类18项工程,计划总投资为18.34亿元,这为黄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新一轮建设中五个坚持是亮点。

一是坚持三江源项目与精准脱贫结合。对重点林区、禁牧还草面积较大的贫困户增加了生态公益管护岗位;2016至2017年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全部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共计举办培训班178期、5520人次;在实施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生产发展项目时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吸纳三江源区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扶贫取得实效。

二是坚持工作督查与跟踪落实相结合。认真开展项目稽查工作,对稽查出的问题逐项严格督办,并及时进行了整改。严格执行月督办通报和监理“站报”制度,及时分析和掌握工程建设动态,从全局谋划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有针对性的促进了工作落实。州发改、农牧、林业、三江源办等部门着力抓好项目审报和审查工作,组织省州相关部门专家严把项目可研和方案设计质量关,确保项目及时下达和落实,为实施工作赢得了时间。

三是坚持创新举措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多年来,河南县在继续坚持白色污染治理“禁塑令”的基础上,相继出台《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列》《全区域无垃圾示范县实施意见》等法规条文,积极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该县在全州首创县级干部草原生态治理“责任田”,2016年在6个乡镇确定12块、3.95万亩草场,作为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责任田进行了挂牌和草原生态治理工作,印发编制了《河南县2017年县级领导干部责任田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和《河南县县级干部责任田草原治理规划(2017年-2021年)》,力争用5年的时间将每一块“县级干部责任田”恢复成水草丰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治理样板区。目前,该县共确定县级干部责任田计划治理面积9.7万亩,各项治理工作正有序推进,从根本上带动了全县草原生态综合治理工作。

四是坚持发展生态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近年来,黄南州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资源,借助国家惠民政策,大力推进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泽库县拉格日村以“多元化发展”为合作经营基础,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增加牧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16年,该合作社创收948.5万元,人均收入12448元;脱贫效果显著,目前已实现全村整体脱贫;牲畜品种和结构不断优化,良种畜比例进一步提高;有效解决了超载过牧问题和维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草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五是坚持绿色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加快推进热贡唐卡、石刻、泥塑、特色民族手工制品加工等绿色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全州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3.5万人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以上;积极推动休闲观光农牧业等新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州建成农(牧)家乐200多家,成为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新增长点。

近两年,在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项目建设中,项目区群众转变不杀生的旧观念,积极投入劳动力达30000多人次,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高涨。生态好了,农牧民富了。隆务河畔有了涛声,泽库来了天鹅,苍鹭在昂拉黄河干流段安了家,河南拍摄到雪豹的消息不胫而走。(文/图郭广智)

编辑:陈思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