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洒满院落,望着年轻人们急急外出务工的身影,感受着家里家外宁静和谐的氛围时,多哇乡贫困户加德合又一次念叨起了蒋书记;在虫草采挖季节,看着在草山地界两侧有序劳作的村民们安然相处的场景时,夏卜浪村和兰采村的干部们也不由地想起了蒋书记……
群众和干部心里的蒋书记,就是州委常委、同仁县委书记蒋树成。从2012年8月任职以来,蒋树成一直坚守在维护稳定的最前沿,辛苦奔走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一心为老百姓谋利益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实干苦干的青海藏区党员领导干部形象。
在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中,彰显实干苦干的党员本色
在蒋树成担任县委书记之前,每当夏季来临、草长莺飞之时,曾经担任过兰采乡兰采村党支部书记的土巴他的心就悬在了嗓子眼。
这是因为,同仁县年都乎乡夏卜浪村和兰采乡兰采村一直共用一片夏季草场,由于草场边界不明晰,以前经常发生矛盾纠纷,甚至群体械斗事件。蒋树成上任之后,把处理草山地界纠纷工作列为重点,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听取意见,想方设法解决历史遗留的老问题。
2013 年,在对夏卜浪村和兰采村草山地界纠纷事件进行集中攻坚时,蒋树成的高血压又犯了,每天吃的药塞满了公文包,上衣兜里一直揣着速效救心丸。有一天,蒋树成带着乡镇干部们,准备上山实地查看地界,但没想到,大家刚走到山根,突然下起了大雪。看到天气如此恶劣,其他干部打起了“退堂鼓”,他们劝说蒋树成等天气好了再来,但蒋树成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能等,但形势不等人,同仁再也出不起事了。”
就这样,蒋树成走在队伍最前面,艰难地往山上爬,途中感觉身体难受了,便偷偷含上两粒速效救心丸,最终,在蒋树成的带领下大家冒雪登上海拔4000 多米的草山,完成草场边界勘察工作,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蒋树成亲自制定工作方案,深入一线与村干部、老党员促膝交谈,一遍一遍地做群众思想工作,经过40 余天艰苦协商,终于解决了两个村子之间历时21 年之久的矛盾纠纷。6 年来,无论是关键节点的维稳,还是紧急突发事件处置,蒋树成总是主动担当,尽心竭力妥善化解矛盾,凭着他的这股子“拼劲”,2015 年底,同仁县兰夏、曲牙、古木等地区的重大矛盾纠纷全部相继得到化解,至今未再反复,彻底打开了同仁县维稳工作的良好局面。
在维稳工作前沿充分展现敢于担当的党员风采
2012 年8 月底,46 岁的蒋树成来到同仁县任县委书记。同仁县是青海省维稳工作的重要一线,摆在蒋树成面前的,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社会情况复杂多变的同仁。
上任不久,蒋树成就顶着巨大的压力,处理了几名在维护稳定工作中立场不坚定、违背党性原则的村干部,这件事在当地影响比较大,大部分支持蒋树成的干部群众说,新来的县委书记能扛事;也有个别党员干部对蒋树成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与此同时,蒋树成以身作则,引领班子成员、乡镇机关主要负责人,利用各种开会、讲话、办活动的场合,旗帜鲜明地对全县党员干部展开了全方位、全覆盖的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坚守党性原则,时刻不忘党的宗旨。
蒋树成立场坚定、敢于担当的做法,似一缕清风,吹开了笼罩在部分干部群众心头的迷雾,也为同仁县进一步推进维稳工作树立了导向,但与此同时,误解、流言也向蒋树成袭来,甚至受到了人身威胁。面对巨大的压力和艰巨的考验,蒋树成没有退缩,他在上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支持下,迎难而上,在反分裂反渗透的大是大非面前,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距离县城九十多公里的多哇乡是全县维稳工作最艰巨的地方,从2012 年秋天到2013 年夏天,蒋树成三天两头去乡上调研、检查工作,大半年的时间跑了三四十趟。在那里,他跟基层干部吃住在一起,与牧民群众围坐在炕头,深入了解情况,仔细研判形势,查找问题根源,并得出了“稳定的关键是话语权”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同仁县各部门、各乡镇迅速开展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建强基层党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逐步营造出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如今,多哇撤乡建镇,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致富奔小康。2018 年,同仁县决定利用三年时间,把多哇镇打造成藏区社会治理示范镇。
在脱贫攻坚一线 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宗旨
同仁是青海省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上任伊始,蒋树成看到这里山大沟深、干旱缺水、基础薄弱,农牧民群众多依山而居、靠天吃饭,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毫不懈怠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最终推倒压在群众头上的贫困“大山”。
工作6 年来,蒋树成每年至少有100 余天时间在基层或在去基层的路上,他的足迹遍布全县72 个村,他能熟络地叫出贫困村村干部的名字,不少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村庄,他更是去过好多次。
2014 年4 月,又是一个下雪天,蒋树成走进了多哇乡东维村。当时的东维村没有路,也不通电,吃水要到河里去背,另有38 户人家分散居住在一条深山沟里,生活更是贫困不堪。看着村民家四面漏风的房屋,看着妇女们因常年背水而佝偻的腰身,蒋树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当即决定,晚上就住在这里,挖一挖村子贫困的根源。这是这个村庄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县领导入住并现场开展工作。当晚,村民们一拨一拨地找蒋书记谈心,村干部们更是浑身充满干劲,跟着蒋树成一起为村庄发展“把脉问诊”,发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比较薄弱,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不好;牧民们的贫困不仅是物质上的贫穷,更是观念的落后和精神上的贫困等不少问题。
接下来的无数日子里,蒋树成亲自带队,深入村社区、农牧民群众中间宣传政策、讲党课;马不停蹄地跑项目、做协调、搞对接,更多偏远落后的农牧民家中,留下了他工作的身影;深山深沟的田间地头,回荡着他与群众一起算扶贫账、谋脱贫计的声音。后来,东维村的电灯亮了起来;公路通到了村口;拧开水龙头,清冽冽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淌!而在双朋西乡,长期困扰拉卡地区近两千名群众的吃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在扎毛乡卡苏乎村,祖祖辈辈居住在不稳定地质结构地段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们,也在安全的地方建起了自己的新家……
蒋树成刚到同仁的时候,全县各项经济指标靠后,面对发展与稳定、发展与保护的双重挑战,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向荒山要生态环境、向荒坡要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稳麦、扩薯、增饲,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的路子,有效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难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短短两年时间里,曾经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同仁县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降到10%,累计脱贫5569 人。2017 年,全县29 个贫困村当中的12 个村庄实现脱贫,省对县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名单中,同仁县榜上有名,一举刷新了同仁县的历史。2018 年初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中,同仁县群众满意度测评位居前列。
6 年弹指一挥间,同仁旧貌换新颜。面对新时代,蒋树成依然站在维稳脱贫一线,以勇于担当、奋发进取的精神开拓着新的工作局面。(作者:何敏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