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省州下达尖扎县国土绿化目标任务1万亩,完成42724亩,仅此一年就完成了过去五年的规划目标任务。
2018年,省州下达尖扎县国土绿化目标任务2万亩,完成35985亩。
这不是一串串简单的数据,而是在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下,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坚决贯彻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克服困难,战天斗地的实践成果。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严金海在尖扎调研国土绿化时感慨地说:“很震撼!尖扎县在国土绿化中真正体现了新时代愚公移山的精神!打造了可敬可贵的尖扎模式和尖扎经验……”
尖扎县党政军民企、教师、学生、僧尼、阿訇、男女老幼纷纷参与到国土绿化的实践中,重视程度之高、参与人数之众、投入力度之大、绿化成效之好前所未有。此中既有悲壮和决绝,又有喜悦和收获。
红花还需绿叶扶
尖扎县地处黄河上游,属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年降雨量只有350毫米,是我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7年前,县上断断续续种了不少树木,但极度干旱,投入不足,成活保存率极低,一直存在“种树不见绿,造林不见林”的状况。从县城抬眼望去,山山相连,山山荒凉,与流经县域的黄河形成极大反差。
5月26日,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驱车从县城经过昂拉前往能科、措周、贾加乡,一路上满眼尽是绿色。站在昂拉山顶俯瞰,漫山遍野绿树葱葱,在蓝天白云衬映下,铺天盖地的绿色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震撼。环顾四周,满山满坡的油松、山杏、青海云杉,行道旁的青杨、榆叶梅,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县林业局局长达于云很熟练地给我们介绍这两年国土绿化情况,他对满岗、仁才、南山、洋江、坎加、贾加六个片区种植了多少亩、种了什么树如数家珍。他指着我们无法看到的远方说,“今年种植已延伸到那里了。”我发现他的脸因风吹日晒,黝黑且疲惫,再看他身边不停地跑来跑去的林场场长和护林员们,也一个个黑黝黝的。他们说,“去年基础打的好,今年吃得苦少,去年苦下坏了。”
没有苦哪来的甜呢?
走走停停,一道道旑旎清秀的乡村风光接连呈现。在昂拉洋江片区我们看到了“山水林田湖草”的壮美景观。在能科乡德欠村看到远处错落的梯田,一畦畦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绿色的麦苗层次分明,展现出“色彩农业”的景象。再往前走,绿树白塔古寺古村,还有从山间垂落的瀑布,为整个山野增添了灵动之美。漫山遍野的馒头花、马莲花开得绚丽烂漫。德欠草原平坦辽阔,绿草如茵。环视山间,千姿百态,各美其美。德欠寺管委会主任、能科乡党委书记多杰多旦告诉我们,“以前山上缺少树木,光秃秃的,这两年县上大规模绿化,树木茂盛了,自然景色也显山露水,来玩的人很多,下一步我们结合扶贫工作将要发展乡村旅游”。休憩时间,三五成群的游人和旅游大巴走走停停。
红花还需绿叶扶。绿,是大自然的底色,是大地的衣裳。没有绿色的衬托,天地将会多么苍白!
不信尖扎植不绿
2017年以来,尖扎县委、县政府按照习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和省委“四个转变”重大战略要求,结合省州国土绿化动员大会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绝,下定决心要让尖扎换新颜——绿起来!
理念变革。植树造林,国土绿化,首先要在发展观上来一场革命。尖扎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反复研讨分析,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出了“以建设美丽尖扎为目标,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国土绿化的实际行动改善民生,实现绿色惠民,以绿色造特色,以环境造优势,打造绿水青山,稳步推进黄河沿岸国土绿化工作。”思路一变天地宽,理念一转气象新。
形成共识。形成共识是绿化思路和措施能否落实的前提和关键。形成共识需要平衡和协调各方利益,相对而言更为困难和曲折。但县委、县政府的思路和决策得到了长期渴望绿色的尖扎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坚决支持!
深入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县政府县长旦增是一位长期在工作中耕耘绿色的人,对“绿”的向往早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爱林、造林、护林已成为他人生追求和实践的目标。为了找准尖扎国土绿化工作滞后的症结,他带领干部深入村社,踏遍了尖扎的山山沟沟,对尖扎的自然条件做到了了如指掌。在绿化工作中,他经过深思熟虑大胆提出了“全面实施生态扶贫战略”和“水路先行”等一系列思路想法,为绿化工作打下了基础。
周密部署。尖扎创新出效果好得出奇的林长制。为了使国土绿化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林长负责造林绿化六个片区,县级领导为各造林片区的林长,包片包干包成活,把任务落实到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层层领任务,级级落责任。做到了每个片区有人管、有人抓、有人植、有人浇。
协作联动。国土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环节缺一不可,面对经费、道路、灌溉这些棘手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大胆决定,整合水利、交通、林业等项目资金2.87亿元,县政府筹措9000万元,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交通方面对造林绿化道路工程简易设计,投资1200万元建成绿化项目道路120公里,为绿化大军的出入提供保障。水利方面投资9432.35万元,建设引水口8处、提灌站2处、蓄水池49口,安装400KV变压器2台,铺设灌溉供水主干管道338.17公里,供水分支管道76公里。树木成活,水利功不可没。水利局长王占业说:“所有片区都通水了,随时可以浇上水。”水利上还启用了熟悉尖扎地形情况的民间水利技术能人,哪里缺水,他们就跑到哪里,以方便快捷的方式引水浇灌。
领导垂范。党政一把手全力以赴,敢为人先,勇挑重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西加端智是尖扎籍干部,他深知绿化对家乡的重要性,从动员、宣传、征地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只要他出马,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为了寻找水源,他拖着200多斤重的身体来回在山间羊肠小道徒步20多公里,没有一句怨言……县政协主席贺录祥长期在尖扎工作,和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身患糖尿病,但在绿化工作上一点不含糊,他和西加端智主任展开“激烈的竞赛”,比谁上山的次数多,赛谁的片区植树完成的快。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带动和激励了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到国土绿化的热潮中,在尖扎,还有一大批像他们一样的各级领导干部奋战在绿化第一线。
全民参与。人心齐、泰山移,在绿化过程中,尖扎县干部职工、武警官兵、寺院僧尼、阿訇、青年志愿者和教师学生,两年共有3万多人次投身到国土绿化中,参与人数之多,声势之浩大,在黄南前所未有。大部分群众自发组织义务植树,形成了人人出力、人人作为的新气象,阿卡、尼姑、阿訇纷纷上山栽树,尽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尖扎,社会力量得到充分显现,也展现了尖扎人的实干精神和风采。
破解难题。在绿化工作中碰到的难题也打开了领导们的工作思路。2017年,4.2万亩国土绿化的购苗成为难题,“能不能让贫困村参与绿化造林呢?”大家为此兴奋起来。县委、县政府大胆提出“贫困村集体创办苗木合作社”的思路,积极引导11个贫困村建立育苗专业合作社。由县林业部门与苗木合作社签订供苗协议,做到苗木自产自用,既解决贫困村产业选择难的问题,又有效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也为今后国土绿化提供了稳定的供苗渠道,达到了林业部门“适地适树”的要求。
确保质量。两年绿化,尖扎县苗木成活率高达90%以上。他们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化树种结构”的原则,优化配置苗木,大力推广油松、青海云杉、青杨等良种壮苗和乡土树种,仅2018年优先选用本地区的良种苗木29.8万余株。一方面降低了苗木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成活率。苗木规格起点高,仅造林投资就达8640万元,每亩造林成本达到2000元,实现了高标准造林的目标。各片区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有效保证了造林的质量效果。
严格管护。俗话说得好:“三分造林,七分管护”,栽树难,管护更难。2017年树苗栽种后旱情严重,县上及时制定了造林绿化抗旱保苗工作预案,动用消防车、水罐车、就近抽水等方法,浇水保苗。投入抗旱保苗资金187.5万元,组织干部群众2300人次进行抗旱应急保苗,千方百计保证苗木成活率。尖扎县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尖扎县造林绿化管护办法》,把造林绿化管护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考核,实行“一月一检查、两月一评定、一季一考评”,为后期管护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
享受绿色发展红利
自然是不可抗拒的,为了保护生态,呵护绿水青山,尖扎各族干部群众在国土绿化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如今绿水青山蓄积着发展的动力,尖扎将享受绿色发展的红利。
一是2017年完成42724亩绿化后,翌年列入集体公益林补偿范围,享受每亩每年生态补偿费用14.75元,共计630179元。2018年完成35985亩,共计530779元。可间接提高群众收入,而且补偿费用逐年在提高。
二是尖扎县已争取纳入了全省碳汇交易试点县,碳汇交易补助按每年每亩20元计算,两年完成78709亩,共计1574180元,也增加了群众收入。
三是在国土绿化过程中,群众投工投劳开展整地、栽植、灌溉及水利配套等,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累计投工投劳达8万余人次,获得劳务收入1200万元,既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也让他们学到了技术。
四是老百姓就业的机会多了。一方面,增设更多的公益性生态管护员岗位,安排贫困群众就业,2017 年聘用1292户(每户1人)为林管员、草管员,每人每月发放工资1800元。另一方面,在贫困村建立苗木育苗基地。2017年,全县11个苗木专业合作社培育优质苗木400余万株,通过育苗、抚育、除草,贫困群众增收达160万元,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
五是尖扎作为青海重点旅游县,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于一身,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为背景的旅游发展格局。2017 年,共接待游客155.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88亿元,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2018年,以“农耕文化·生态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在尖扎遍地开花,乡村旅游展现出惊人的魅力,涌现出德吉村、城上村、直岗拉卡村、德欠村、古什当村等在省内知名度较高的乡村旅游基地,绿水青山正在加速转化为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
六是尖扎县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约392万吨,实施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27.4%,提高至2018年的30.3%,提升了2.9个百分点,可有效减少泥沙入河量,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为下游群众喝上纯净的水,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是外地高新科技企业设想落户尖扎,投资者除项目必备的条件外,瞅准尖扎的第一点就是宜人的气候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应该说,尖扎的生态价值将迎来迸发期。
2017年成为尖扎县国土绿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尖扎县获得全州林业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
“绿色成绩单”来之不易!
尖扎县国土绿化,保护生态结出了丰硕成果,他们在国土绿化大提升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大担当、大作为值得我们学习和点赞,我们不仅感受到生态文明的成果,更多的还有精神文明的成果。
第一,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明显提高。爱绿、植绿、护绿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成为爱家乡、爱家园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表现。
第二,干群关系得到了密切。大家在国土绿化中同劳动、同吃饭,在劳动中形成了亲密融洽的关系,走得更近,心贴得更紧了,形成了干部群众手足相亲的良好社会格局。
第三,干部作风得到了转变。各级干部充分发扬“甘于奉献、敢为人先”的尕布龙精神,在国土绿化期间,不怕苦、不怕累,人人都为尖扎生态发展做贡献。党员在绿化中强化了党性,干部在绿化中转变了作风。
第四,民族团结更加融洽。各民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维护尖扎的生态环境。在劳动中互助友爱,形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不负众望,干部群众用辛勤的汗水栽下的树苗已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连绵的群山鎏金叠翠,流经尖扎96公里的黄河更加清澈。
一年又一年,一任又一任,一代又一代接着干,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在尖扎大地上更加壮阔的铺展开来!我们向为尖扎国土绿化作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文/州统计局局长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