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特刊 一个纯牧业村合作社的“三高”交响曲

第A4版:特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 01 月 14 日 星期一   04

一个纯牧业村合作社的“三高”交响曲

多哇镇位于同仁县东南部,距县城91 公里。交隆务村是多哇镇一个世代养殖牦牛和藏羊,以牧业为主业的纯牧业乡,周边无任何现代工业污染,属于纯天然牧场,但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畜群畜种结构不合理,品种退化,牲畜生产性能较低。因为距离县城较远,“偏远落后”曾经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及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世代与牛羊为伴的交隆务人生活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村干部的奏鸣曲

多哇交隆务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 年12 月。

可是,合作社成立初期并没有大家憧憬的那般美好。合作社启动阶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与困难,群众思想偏激,观念落后,对合作社发展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有畜户与无畜户之间存在着利益分歧,牛羊、草场整合难度相当大,虫草资源利益驱动等等因素,对于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困扰。

村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才其加讲起过往,这位有远见的党员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十分理解一直过着苦日子群众的各种顾虑与担忧,他利用自己在群众中的威望,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但仍有20余户村民将家里大部分牛羊都卖了,大多数村民还抱着观望的态度。

聊起当时的艰难,该村联点单位——同仁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扎西回忆。有一次,大家正在开会,有一位群众情绪激动,拍着桌子大声嚷嚷,这种形式以前又不是没搞过,到底能不能保证赚钱,你给我们写一份书面承诺书!那场面好像要打架似的。扎西说,承诺不了,但是保证大家入社退社是自由的。

扎西、才其加他们一方面积极宣传引导,这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合作社,入股或退股都是自愿的,另一方面积极规范合作社前期工作,给每只牛羊佩戴耳标,并编号入册。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让合作社的明天更美好,更为了群众有信心和底气,各级政府组织、村里也组织大家去海南共和、海西天峻、泽库等地观摩学习,看看别人的经营模式,到别的牧户家里实地了解具体情况,让他们眼见为实。

发展的奏鸣曲早已奏响,而那些全新的理念、发展的差距、真切的感悟……或多或少,都在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让大家慢慢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少数人的变奏曲

现任村委主任吉他本说,合作社成立初期,办公条件差,连最基本的办公桌椅、记账本都没有。当时,他们从合作社股金里支出一小部分用于购置办公用品,就有群众过来吵架。很快,因为有国家政策和项目的扶持,办公条件大为改善。可是那会儿,由于大部分村民依然不接受合作社,时任村支部书记的吉他本经常失眠,在那些失眠的日子里,他和扎西、才其加一样,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尽快解决当前的矛盾与困难,加快合作社建设步伐。

村“两委”班子积极联系邀请相关技术单位和技术人员,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根据实施方案逐步完成母羊整群、耳标佩戴、称重、同期发情、配种、饲料采购分发、母畜妊娠期补饲、产羔、羔羊断奶、羔羊育肥等工作。该项目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和完善牦牛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成果,进一步扩大了技术推广,加快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三年两胎”技术集成步伐。

事实胜于雄辩,再好的道理比不上用实事来说话。那些早先加入合作社的牧民慢慢尝到了甜头,合作社里每户每年不仅有400—500 元左右的收益,最大的变化是这些社员因为解放了劳动力,又可以去从事其他的工作,家庭收入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62 岁的多杰才让家里有六口人,因为33岁的老三儿子患有结核性脑膜炎,在西宁治疗了四个月后又去上海治疗,治好了病却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能干体力活儿,他的家庭因病致贫,成了低保兜底户。多杰才让说,现在家里没有太大的困难,小的问题也在逐步解决。以前一家人挤住在一起,现在住上了新房,其他三个孩子都分出去单过。牛羊交给合作社后,孩子们还可以出去挣钱,大儿媳是合作社里的挤奶工,收入稳定,合作社在每年分红的基础上捐助他家1 万元,用于孩子看病和还账,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多杰才让对合作社充满了感激,现在政策这么好,他一遍遍引导子女们,致富还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奋,有那么多人在引领大家的生活,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多杰才让家的可喜变化是加入合作社家庭变奏曲当中那个动人、快乐的音符,这样的一个个音符润泽着人们的心灵,助推着合作社往更好的方向做大做强。

全村人的交响曲

合作社在草场承包经营权和牲畜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牲畜、草场等生产要素作价入股整合,开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逐步探索出了“以草地承包经营权、牲畜折价入股,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开展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升级,呈现出牧民入社率高、资金入股率高、资金整合率高的“三高”特点。

合作社会计加羊华旦告诉记者,从一开始牛羊和草场只有20%入股,到2015 年年底参加合作社的牧户共201 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00%;入社社员925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00%;劳动力508 人,贫困户57 户213 人,整合草场21.2647 万亩,达到全村草场的100%。2016 年,合作社总收入668.83 万元,支出227.53 万元,增加股金22.07 万元,社员分红419.23 万元。2017 年,合作社总收入838.5 万元,社员分红435 万元,并为57 户贫困户每户发放助资金800 元。合作社比2016 年收入增加169.73 万元,股金增加121.43 万元,分红增加15.76 万元。现在合作社人均年收入达到4493 元。

加羊华旦说,以前大家就守着那些牛羊和草场,而且单打独斗,原始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使得效益非常低下。2015 年以后,村里60%的劳动力解放出来了,大家挖虫草、跑运输、开饭馆、开小卖部,以及外出务工,这些收入都非常可观,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大家的生活质量。

当100%的群众融入到了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队伍中,参与度的高涨激发着大家的内生动力。合作社不仅局限于出售牛羊、毛皮等初级产品,鉴于合作社实际,大力整合资金着力推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对牛羊肉、曲拉、蕨麻、酥油等农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拓展到藏式服装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实现由单一养殖销售向养殖、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发展,合作社逐步走上产业化发展路子。

同时,合作社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利用草地资源,扩大人工种草及饲草料生产规模,建设优质饲草生产基地300 亩,增加饲草供应和贮备。重点发展青燕麦及圈窝子种草。根据草畜分布情况,科学核算草畜平衡指标,开展“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的阶段生产模式,实现草畜联动。积极推进合作社、乡镇、县域和地区间开展不同层次的草畜联动,进一步丰富了草畜平衡内涵。

扎西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成立以来,以“一优两高”为引领,以保生态、调结构、提质量、稳增长为发展思路,强化生态养殖,运用划区轮牧、科学分群等现代养殖方式,实现了效益最大化,保障了社员利益,推动了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合作社发展走上了现代化的路子,牧民的收入逐年提高,草畜矛盾逐步得到解决,牧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随着该合作社声誉的不断提升,全村人一起奏响这曲激动人心的发展交响乐,以前考察观摩学别人,现在前来考察观摩取经的人一拨接一拨,成为推进同仁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领头雁。

编辑:陈思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