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村新居张海麟摄
近年来,尖扎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施了德吉、萨尕尼哈、达拉卡、东果、莫合加、寺门村和县城集中安置小区等7个移民安置点,搬迁929 户3593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36 户2912 人),狠抓后续产业发展,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
精准施策让贫困群众“搬得出”
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注意避让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办法,有效整合扶贫、住建、交通、水利、农牧等各类资金2.72 亿元,完成7 个移民安置点建设,充分发挥资金“聚集效应”,实现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化。结合地方实际,坚持住房既能满足搬迁户需求又能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易地搬迁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县乡政府安排工作骨干对全县86个行政村多次进行调研,反复排查摸底,通过召开群众大会、逐户走访宣讲政策等方式,严格按照“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要求进行建设。按照《关于加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对易地搬迁项目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和实行按工程进度拨付、季度检查、定期审计和定期公示的资金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安全。
完善配套让贫困群众“稳得住”
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保证好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完善医疗配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社区综合服务。每一个安置点都按照“通路、水、电、电话、电视网络、无线网络,还配套文体广场、农贸市场、停车场、卫生室、学校、公共厕所、污水或垃圾处理设施”标准来打造。其中,德吉、萨尕尼哈2 个集中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小学、卫生室、文化广场、污水处理厂、网络通讯、环卫等全部配套到位。其余安置点的水、电基础设施已完成,路、村公所、卫生室网络通讯点正在实施。德吉村和萨尕尼哈安置点所有建档立卡搬迁户做到了门前道路硬化,院内地坪平整。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落实五方主体责任,在监理单位日常督查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每周巡查3次,确保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不出问题。同时,由扶贫部门从迁出地有关村社抽调7-9 名关心村集体、为人公道正派、敢于担当的群众,成立易地扶贫项目群众监督委员会,对安置区住房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监督,从而提高了工程质量,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
就业创业让贫困群众“能致富”
以全省易地搬迁观摩点、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村昂拉乡德吉村为例,依托黄河水利风景、气候、海拔、区位等优势,积极创新探索扶贫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战略、新能源利用、发挥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文化旅游业相结合的新路子,培育了以乡村旅游为龙头,特色农业、文化、光伏等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的“多业共生、多轮驱动”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积极融入民俗、射箭、黄河、农耕文化等元素,规划建设独具民族风格的藏式民居,并实施休闲广场、码头、自驾游营地、露天沙滩、婚纱摄影基地、花海、农耕体验、农家乐、小吃广场等旅游后续产业项目,实现了搬迁群众“背靠山水美景吃上旅游饭”目标。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分别利用40 亩土地创办苗木合作社、160 亩土地创办藏茶种植合作社、30亩土地建设农事体验园,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又增加了群众收入。积极开发光伏产业。通过华能集团对口援建,支持帮扶德吉村251 户易地搬迁贫困户发展户用光伏扶贫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每户装机8.4 千瓦,预计每年可实现4200 元以上稳定收入,251 户共计可收入100 万元/年,可安置10-15名贫困人口就业,有力助推精准脱贫。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安排生态公益性岗位181 名、旅游服务人员22 名、村警2 名、水管员2 名、环卫员15 名、保安10 名、光伏管理员15 人以及其他岗位7 名,全面负责德吉村整体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开设农家乐30家,对60 名搬迁农牧户开展厨艺培训,让搬迁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实现“开门是店、关门是家”。引导38 户群众经营土烧馍、酸奶、糌粑、酿皮等特色餐饮产业。据统计,德吉村直接解决就业352 人,真正实现了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目前,德吉村成功入选“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19年被州旅游局评为“AAA级景区”。2018 年旅游总收入达215 万元,2019 年“五一”小长假共接待游客2.2 万人次,景区旅游收入约110 万元。同时,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目前正与两家企业协商德吉景区市场化管理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