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特刊 誓让荒山坡变“金银坡” 我感受到了……

第A9版:特刊 PDF原版PDF原版
下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 08 月 15 日 星期四   08

誓让荒山坡变“金银坡”

2019年我州两会报告的重点工作中提出,今年我州要积极探索建设藏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区,以藏医药文化传承和体验为主题,加快发展集藏医、康复、养生、药材种植、产品研发及旅游于一体的藏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建设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年内种植中藏药材5000亩以上,争取利用3-5年时间,把隆务河谷打造成“药王谷”,努力把黄南建设成全国知名藏医药文化之乡。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同仁县黄乃亥乡阿吾乎中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成片的党参、当归、黄芪长势喜人,阵阵药香扑鼻而来,桑杰才让和药农们忙着锄草。

“现在省、州、县大力发展中藏药种植,咱这药长得这么好,我一点也不担心卖不出去。”药农桑杰才让望着绿油油的党参地喜滋滋地说。3年前,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个能说会写的大学生会和村里撂荒的庄稼地有瓜葛。

前几年,随着“虫草热”的不断炒作、发酵,虫草价格一路飙升,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此,他也不例外。揣着兄妹几个人多年攒下来的血汗钱一股脑扎进虫草市场,准备大干一场,可万万没想到连着两年亏损近百万。

望着越来越近的还款期和兄妹愁眉不展的面容,他心急如焚。无奈之下拜访了村里的药材收购商林智布,想从他那里打听更多的药材种植方面的情况。林智布告诉他,自己只懂收药不懂种药,要想学种药得去甘肃。就这样他踏上取经之路。经一饭馆偶遇的年轻人介绍,他见到真正的药农。彻聊一夜后,他们动身前往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中药材种植基地进一步考察。

岷县被誉为”中国当归城”,盛产当归、党参、黄芪等238种中药材,初步实现了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眼前市场化的中药材种植让他动了心。“可是我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以前也从来没种过中药,也没听说有人在黄南种过药材,再加上之前的外债没还清,所以还是有点犹豫。”

岷县的药农李小菊带着他在当地的药材市场转了一圈,给他讲了中药材的市场行情,并答应指导种植。2017年,犹豫不决的桑杰带着岷县技术人员回到了黄乃亥乡。

黄乃亥乡位于同仁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4公里,全乡面积8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970米。全乡耕地面积为11948亩,主要种植青稞、油菜、豌豆等。属省定自然灾害重灾区,生态环境脆弱,贫困程度较深,发展能力较弱。是典型的脑山地区,道路狭窄崎岖,大多青壮年不愿意死守着不景气的农业现状,纷纷外出打工。

技术人员考察了黄乃亥乡的土壤、海拔和光热条件等,认为完全满足种植中药的所有条件。桑杰才让有了之前血本无归的惨痛教训,跟家人商量后,先在自家房前的五亩地试种党参。实验成功后,2018年他就在自家70亩山地里种上了党参、黄芪和当归,实现了亩产受益2500余元。2018年3月在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同仁县黄乃亥乡阿吾乎中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有了政府扶持和认可,他的干劲更足了,2019年流转了1895亩撂荒地,其中1519亩地签订了五年的土地流转合同,300余亩地是社员的土地入股。

靠山吃山。带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他把帐篷搭在基地旁边,和请来的技术人员吃住在一起。每天都和党参、当归这些药材打交道,浑身都是药味。

为了掌握种植技术,桑杰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向技术人员学习。在他的基地里,处处都是实验田,有的党参地是覆了黑膜,有的直接种在地里。有的育苗地盖了遮阳网的,有的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他告诉记者,父辈们种植的农作物很单一,不懂得利用科学技术,亩产很低,收益也很低。如今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可以放心大胆的实验,不用害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青稞亩均收入700多元,但种中药的经济效益就不同。像党参,正常情况下,每亩收益可以达到2000余元,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青稞、豌豆等传统作物。

“药材种植比农作物种植麻烦多了,不能靠机器,很多时候需要人工完成。”

从前期的翻地、整地、锄草,到种植、施肥、治虫,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在药材基地赚到务工费。采访当天,十几名村民正在基地锄草。“几乎每个月有20多天有活可以做,平时每天需要30个村民务工,忙的时候需要50多人,周边村子的村民都来了。”阿吾乎村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后,她在家门口就把钱赚到了。截至目前,合作社给付189000元人工工资。

在药材基地担任技术指导的李小菊告诉记者,从岷县过来的17名技术工从选地、整地、施肥、选苗、移栽、密度、除草、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为社员全程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此外,他们还负责解决合作社药材的销路问题。

希望在山,出路在药。黄乃亥乡党委、政府把中藏药材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有力抓手,把中藏药材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动贫困群众参与到中藏药材产业发展中来,建立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乡有产业基地、村有增收项目、户有脱贫门路”,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让农户种植药材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户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黄乃亥乡党委书记汤海明说,党参、黄芪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乡党委、政府希望能引导农户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桑杰说:“我们黄乃亥乡,山大沟深,经济比较落后,群众增收致富比较困难。我计划在5年内将种植规模扩大至2000亩,实现中药种植、加工、销售产业化发展,和家乡父老一起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在自身努力的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能提供更多的帮扶支持。”

编辑:马文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