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产业扶贫 为乡村振兴引来“活水” 煤油灯与电灯

第A9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PDF原版PDF原版
下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 09 月 16 日 星期一   08

煤油灯与电灯

☆ 文 / 郝青泽

“祖国啊!我想对您说……”主题征文

我的家乡是青海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自打我懂事起,夜间带给我光明的首先莫过于烧着煤油、冒着黑烟、发着暗淡光线的“灯盏”了。

时光追溯到40年前。那时,虽然家里装有电灯,但白天不供电,晚上也只供2个小时的电,而且常常电压不足,电灯昏黄暗淡。晚上10点左右,供电结束了,家里便又点起了灯盏(主要是煤油灯,有时是食油灯),它迫使我产生一种渴望:光线再亮一点儿,照射到的区域再大一点儿。母亲常常在那盏灯下做针线活,父亲则看书、写日记,而我们兄弟几个便埋头写作业或是在那片昏暗里玩耍。我总是不满足那点微弱的灯光,趁父母亲不注意,将灯芯挑长,不一会儿,搞得满屋子乌烟瘴气,两个鼻孔也被熏成“黑洞”了。久而久之,墙壁、屋顶都被熏得越来越黑。

煤油用完时,母亲和我就提着一个 “颈小肚大”的黑色酒坛去合作社打煤油,那刺鼻的味道至今还记忆犹新。

家乡常用的灯盏是用高5-10公分带铁盖的玻璃药瓶做的。在铁盖上打上一个孔,插上捻子,装上煤油,一盏简单的煤油灯就大功告成了。有时,煤油用尽了,紧急情况下,用一个小铁碟盛点食油,或将碗扣下,在碗的底部凹槽里倒点食油,放进一根稍粗的捻子,就可以应急。

记得那时家里还偶尔用马灯,它既可以遮风又比较明亮,我非常喜欢,只要用它时,就提着马灯满屋满院“逛”,好像家里的各个角落都需要我的马灯光似的。可惜除了夜间给农田浇水时用用外,平时舍不得用。

后来,家乡开始流行用工厂制作的煤油灯。瓶身是玻璃的,灯头上扣着一个洁净透明、造型美观的玻璃罩,这种灯盏不仅显得别致大方,而且亮度较高,家里买了一盏,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头脑简单”的我,竟然在灯罩上方烧葵花籽吃,虽然味道并不可口,嘴角也被油烟抹黑了,但也还是很开心。

上个世纪80年代,我的家乡实施了大规模的电网改造项目,电源充足了,电压稳定了,24小时不间断供电。早晨傍晚、家里家外、左邻右舍的电灯争先恐后地亮起来,有60瓦、100瓦,甚至有300瓦的;有节能明亮的萤光灯、有闪烁缤纷的彩灯、有小巧玲珑的台灯……家乡的街道也安上了漂亮时尚的太阳能路灯。一到夜间,到处亮堂堂的。逢年过节,好多家里用电灯照明的喜庆大红灯笼也争先恐后地亮起来了。

随着时光的推移,我早已将煤油灯“尘封”在了记忆当中,我再也不会为夜间采光而犯愁了。

从煤油灯到电灯的历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和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有力佐证之一。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为建国和青海解放70周年而祝福、喝彩,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添砖加瓦!相信祖国的未来定然会像电灯一样发展、创新,并更加光明!

(作者系尖扎县委办公室退休干部)

编辑:马文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