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扶贫开发局专版 扶贫路上    巾帼不让须眉

第A4版:扶贫开发局专版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 年 11 月 05 日 星期二   04

扶贫路上 巾帼不让须眉

扶贫一线“女汉子”

尖扎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谢青梅,十几年如一日在本职工作上的坚守和付出,让她的名字和尖扎扶贫工作紧密地连在一起。一提到她,每一位认识她的人脑海中都会立刻浮现出一个穿梭在办公室、产业园区、农牧户家中忙碌的身影,一个始终热忱扶贫事业、干事风风火火的“女汉子”。

“那是一个心里有工作,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好干部。”这是当地群众和同事经常评价和称赞她的一句话。自2008年6月调任至尖扎县扶贫开发局以来,她协助局长分管年度扶贫资金绩效考核、“雨露计划”、行业扶贫、金融扶贫、局财务以及扶贫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她以对待扶贫事业孜孜不倦的付出和坚持,以及时刻心系群众冷暖的热情和责任感,深刻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一名基层扶贫干部的敬业精神。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尖扎县扶贫开发局一直处于人少事多的超负荷运转状态,作为县扶贫局副局长,51岁的谢青梅每天与各扶贫行业部门联系协调,落实各项扶贫工作计划,接待贫困户来访等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全面高质量完成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她委屈了孩子, 辛苦了丈夫, 也忙坏了身子。近年来,她几乎走遍了全县的每一个村庄,每到一处,走家串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认真听取乡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反映和要求,共同分析研究脱贫对策,指导基层扶贫干部,认真细致地提出各类扶贫项目实施和扶贫资金使用办法,积极协调全县扶贫行业部门和乡镇,组织力量,整合现有的人、财、物,开展扶贫攻坚大会战,使全县贫困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

尖扎县总人口5.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96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县,也是国定深度贫困县,全县有深度贫困乡镇6个,2016年底全县确定贫困村34个,精准识别贫困对象2558户9642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为22.44%。全县贫困群众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能现象,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作为分管“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她深知全县贫困群众脱贫必须先从“扶志”和“扶智”开始,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不断加强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多举措推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依托“雨露计划”、协调“阳光工程”,在摸清群众培训意向的基础上,2016年以来先后协调县就业、扶贫行业部门投入资金389万元,协调省州县培训学校开展贫困人口技能培训36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27人,其中“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各培训18个班次,培训内容涉及挖掘机、推土铲运车驾驶以及电焊工、管道工、堆绣、唐卡、烹饪、泥瓦工等多种行业。同时,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劳务输出方式和方法,将县内实施的项目尽可能优先安排贫困村贫困户就近务工。2016年以来,县内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5200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500余万元。并依托天津、北京、青岛等6个省内外劳务输出工作站,从事拉面经济实现就业。积极联系和协调海西、新疆等地,每年按计划组织贫困群众到外地采摘枸杞和棉花。近年来,在谢青梅的努力下,享受就业扶贫政策贫困人口近4000人,为全县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谢青梅借助各方资源力量促进贫困群众从“输血”向“造血”转变。2018年,在全县脱贫攻坚冲刺阶段,针对贫困群众缺资金的实际情况,多次奔走在金融行业,联系协调群众创业资金,多次深入村社实地查访,调研群众创业资金需求。在她的努力协调下,全县信用联社、尖扎邮储银行累计发放贫困户“530”小额贷款968笔3722万元,扶持贫困户创业。还为大学生青春创业贷款13笔437万元贴息2年期贷款利息18.75万元,有效带动了全县贫困人口创业脱贫。她还通过政府主导、引进社会力量等方式,领办青海多杰创意文化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尖扎县河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青海宗咔大藏经金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青海引福五谷画开发有限公司4个就业扶贫车间,引导扶贫车间建立了合理的扶贫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完成了各自企业针对用工需求的贫困户技能培训,并与贫困户签订了用工合同,招收员工优先吸纳贫困户。目前,扶贫车间招收贫困户100余人成为产业工人,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

为了克服尖扎县群众汉语水平低,外出务工存在局限性的瓶颈问题,抓住全省实施国土绿化机遇,继续将造林整地、栽植、管护等工作交给贫困村、贫困户,尽可能让每户贫困户都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使生态建设的每个环节都能让贫困户受益。目前,全县1692户(每户1人)贫困群众为林管员、草管员,月增收800—1800元,为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渠道。

心系扶贫、情系群众,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谢青梅永远的奋斗目标和不懈的事业追求,她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扶贫,服务于贫困群众,在带领、引导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进程中,时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和先进性。

经黄南州遴选推荐,省文明办审核上报的尖扎县谢青梅同志正式入选2019年9月“中国好人榜”。

扶贫之路勇担当

在同仁县的贫困乡村间、农牧户家中经常出现一位敬业、专业、守业的女扶贫干部身影,她就是同仁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梁晓华。51岁的她身担扶贫重任,始终坚持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走进贫困村、贫困群众家中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开创了同仁县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2015年底,通过精准识别,全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29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86户、12565人,贫困发生率为20%。

“我职业生涯大部分都在做扶贫工作,可以说扶贫就是我的事业。”1997年,28岁的梁晓华踏入同仁县扶贫办,开始了她的扶贫之路。22年来,梁晓华始终奋斗在基层一线,将贫困群众放在心里,将帮助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作为工作重点,详细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在产业发展上出谋划策。

梁晓华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执念,从精通各项扶贫政策入手,坚持把扶贫理论政策学习放在首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如今的她,各种规定、政策信手拈来,讲解扶贫政策、为行业部门梳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相关规定、为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答疑解惑头头是道。“自己吃一点苦没关系,老乡们顺利脱贫致富就是最大的幸福。” 2016年以来,梁晓华牵头编印了藏汉双语的《同仁县精准扶贫政策汇编》给县级干部、县直机关干部、乡镇村级干部及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了1000多本,夯实了精准扶贫工作基础。在最近举办的同仁县“三册一卡”填写培训会、2019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培训班、2019年度短期技能培训班上,她作为扶贫专业人员进行授课。

面对深山里脱贫愿望强烈却对发展方向束手无策的贫困群众,梁晓华主动了解他们的特色,主动为他们谋出路,另一方面同步衔接金融机构,利用金融担保平台,为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8500多万元,贴息590多万元,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按照“有技能、能致富”的工作思路,落实“雨露计划”短期技能培训工作,先后对全县3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有效改善了贫困户就业难的现状。她心系贫困家庭大学生,协调发放补助资金145万元,补助贫困学生386人次,把党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当年扶贫办的小梁变成现在扶贫局的梁姐了”。被干部们戏称为“下乡专业户”的梁晓华匆匆收拾了一下东西下乡去了。这一次下乡的目的是为了查看2019年县委、县政府拟表彰奖励的35户脱贫光荣户实际情况。22年来,她不喊苦不喊累,成了挑大梁的女汉子。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她办公地点就在基层一线,就连别的单位干部都说,“扶贫局的梁晓华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

扶贫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直接关系到扶贫对象识别准不准、贫困人口底数清不清、帮扶措施实不实、扶贫成效真不真,是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基础。为掌握获取真实的信息资料,她主动揽起扶贫信息开发系统数据管理重担,并学习系统管理操作知识,摸清各项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乡镇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在2019年开展的扶贫信息系统数据清洗工作中,并没有引起各乡镇高度重视,数据整改工作稍有滞后。得知此事的梁晓华,立刻从下乡路上返回单位,召集各乡镇负责人通报此事的严重性,并且当晚带头开展数据整改,加班到凌晨。在她的带领下,同仁县数据清洗排名一跃而上。

如今,同仁县已经实现22个贫困村退出,2410户10109名贫困人口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下降到4.3%。2019年,将完成7个贫困村退出、2678名贫困人口脱贫,实现绝对贫困“清零”,全县整体脱贫“摘帽”。

梁晓华带着责任和感情,把心融进了群众的心里,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赢得大家的点赞。近年来,她先后荣获扶贫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妇女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扶贫战线“格桑花”

在尖扎县有这样一位妇女干部,每当人们谈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时,就会马上联想到奋战在扶贫战线的桑杰卓玛。

一片赤诚在忠心

在桑杰卓玛的办公桌上,总是摆放着厚厚的一摞摞资料,这些资料联系着全县每一名贫困群众。她每天的工作,除了要核对、整理这些资料外,还要经常下乡走访贫困群众,了解实际情况。39岁的桑杰卓玛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始终怀着饱满的工作热情,虚心向书本学习、向同事群众学习,对所承办的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每天都会对学习工作及时进行小结,对一些工作提前进行计划安排,注意做好提示备注事宜,以便合理统筹做好工作。她说,“学习是要贯穿在工作生活的始终,今天不学习不努力,明天就会影响工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做好工作服务群众,而不是其他……”。时间久了,她感染影响着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大家对她充满了敬佩。很多时候“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都安静地和妈妈一起,或在办公室里、或在家中学习着,一家人在学习中其乐融融。她总是让人感到格外热情关切。一些前来县扶贫局办事的干群提及她时也都会竖起大拇指点个赞、舒心一笑,如数家珍地说起一些她积极帮助同事和群众的小事情,从不同层面尽显了她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团结协作、尊老爱幼”的美德。工作中,为完成每一项统计工作任务,她都会认真学习积累相关统计工作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为了青海省扶贫系统统计业务员中的佼佼者。

点滴汇就成长路

在近10年的扶贫工作中,桑杰卓玛主动承担了全县2010年贫困人口调查统计及建档立卡、2010—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统计、2015年末实施的精准扶贫贫困人口识别统计及精准扶贫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数据录入、审核、上报,以及贫困人口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及数据更新修改任务,单位信息简报、绩效考核档案管理等工作。面对扶贫统计工作内容多、范围大、涉及面广、数据精确率要求高、统计工作难度大的难题,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核算群众收入要精准,评定贫困对象更要精准的实际,桑杰卓玛始终把“精准”二字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始终,认为“脱贫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为此,她立足岗位职责,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要求,指导各乡镇采用贫困对象当面申报、群众逐户表决、过程全面公开的办法,确保评定程序公开、公正、公平,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做到了识别有标准、清退有依据、群众能认可。在2017、2018年动态调整中,全县未出现一起因贫困群众识别问题造成的上访案件。针对每年两次的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每月(每周)扶贫工作数据清洗等工作实际,她都会提前给各乡镇、行业部门通知,不厌其烦地做工作、核数据、输入上传数据,很多时候一抬头窗外已是深夜,头昏眼花手酸麻,一旁等候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早已在沙发上熟睡,她也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出色完成了贫困人口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及数据更新修改任务。

“每天早出晚归,连周末都用来开展工作,真的很拼”桑杰卓玛家人既感慨又心疼她。她的工作很多百姓很难见到,因为她的工作是守在电脑前,随时统计上报扶贫动态数据,这一守就守了整十年,完成了尖扎县历年历届扶贫统计工作任务。她本人患有严重的贫血症,超负荷工作使她的病情更加严重,但她仍然随身带药坚持工作。2014年她婆婆诊断为乳腺癌,2015年婆婆病情恶化,神志不清,大小便不能自理,需要有人在身边伺候,夫妻俩轮流请假照顾老人,但她仍然带着笔记本电脑,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工作。

执着追求为百姓

2015年,她怀着8个月身孕主动向单位领导申请,参加省级业务培训;2016年,她又放弃产假带着不到两个月大的婴儿去参加培训学习,完成了培训学习任务,也完成了上级交付的扶贫各项统计工作。同时她经常指导各乡镇扶贫干事的业务,使得全县扶贫统计工作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各州县的前列。2015年,因尖扎县建档立卡工作出色,青海省扶贫局对尖扎县扶贫开发局奖励了20万元的建档立卡信息录入经费。

期间,所付出的辛苦和不易是很多人不能体会到的。常言道“祸不单行,福不双至”,2017年,在脱贫攻坚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一天,孩子的班主任突然来电话告知她孩子突然晕倒了,将孩子送到省城医院后才知道孩子患有癫痫,十五岁之前是最佳治疗时期,孩子每天要按时吃药,可是工作不允许她每天陪着孩子,她只能咬紧牙关继续工作。她的很多朋友和同事都不理解她为何如此拼命,问她“你图什么呀?跟你一起参加工作的现在不是乡镇长也就是个副科级干部,但是你呢?十年如一日趴在电脑上得到了什么呢?还不就是一名科员嘛?”面对疑问,她只是微微一笑,仍旧埋头工作,因为她心里明白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党旗下宣誓过,履职尽责是最基本的岗位职责,模范带头是共产党员的义务,在脱贫攻坚关键决胜阶段,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出错和滞后,决不能因个人影响大局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在桑杰卓玛的带动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尖扎县扶贫信息数据档案真正做到了精确、准确、规范。桑杰卓玛荣获“2017年黄南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扶贫工作不让须眉

她是闺蜜口中“吃不得苦”的“80后”独生女;她是丈夫眼中 “不顾家”的副局长,她是孩子心中“总在忙”的坏妈妈,她是父母口中“见不着”的大忙人……但在青南牧区第一个脱贫“摘帽”的河南县,她与许多同事都担负着一个共同的“使命”——扶贫。

陈敏,河南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2016年初还在休产假的她接到一纸调令,从文体广电旅游局来到当时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扶贫开发局。三年多来,她始终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把为人民服务记在心上。她不忘初心,以干练的作风、敏捷的行动、坚定的信心来打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展现着扶贫干部的巾帼风采。

刻苦钻研,锻造过硬的业务能力

作为财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她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要吃透政策、熟悉业务,才能确保全县扶贫专项资金安全运行。所以她高度重视自身能力建设,坚持深入学习中央、省、州、县各项扶贫方针政策、“1+8+10”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文件精神和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坚持先学一步、先懂一步,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及时了解新形势、新政策,全面、准确掌握相关政策信息和扶贫资金使用规定,锻造了自身过硬的业务能力。同时,她积极为上级建言献策,及时反映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和精准扶贫政策、法规,保证了全县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巧抓机遇,力推金融扶贫新进展

她始终认为,只有用真情投入、为民办实事,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在分管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域,她通过调查了解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现状及资金需求后,多方取经,深入研究金融扶贫模式,征得县主要领导的批准后,她积极与金融部门衔接沟通扶贫项目,多方努力构建金融扶贫多层次工作联动机制,巧抓金融扶贫机遇,引入“双基联动”合作贷款模式,建立健全了信贷扶贫机制。通过努力,与县信用联社签订了《金融扶贫业务合作协议》及《补充协议》,争取落实担保资金1400余万元,协调信用联社累计发放合作社及小微企业贷款51笔5649万元,推动合作社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785户2425人。同时,积极联系主办行完成了全县39个行政村、1440户5400人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电子建档工作,通过贫困户信用评级,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贷322笔899万元。

产业扶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2018年5月成立了河南县腾达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她任总经理,全面推进村级光伏扶贫项目。通过大量富有成效的前期准备工作,当年12月,总投资4056万元,占地220亩,装机容量5.3兆瓦的光伏扶贫电站建成并网发电。项目带动了河南县16个贫困村的770户293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对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面对河南县贫困群众生产技能短缺、务工意识不强的现状,她先后多次深入贫困户调研,掌握了贫困群众缺乏符合市场需求的务工技能的情况,结合正在兴起的民俗体验、民族文化及餐饮服务等行业需求,组织开展多期牧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等短期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促进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

爱岗敬业,以自身努力激发扶贫斗志

在身兼数职又同为人母的她身上,总能看到“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她的丈夫在政府办公室工作,两口子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二胎宝宝尚在哺乳期,多少个夜晚办公室的沙发成了宝宝最好的摇篮,“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样的名词成了宝宝最好的催眠曲。深夜看着睡在沙发上的女儿,她总感觉亏欠了太多。2017年6月,河南县即将开展国家第三方评估工作,在西宁上小学的大女儿却不慎摔断了左上臂,一边是紧张的迎检工作,一边是女儿满心的期盼。而她,又一次让女儿失望了,女儿哭着在电话里说,“再也不要这个妈妈了。”

深入基层,强化宣讲营造脱贫氛围

任扶贫开发局副局长以来,她先后多次被抽调到扶贫攻坚资金督察组和政策宣讲组,赴各乡镇开展扶贫政策、法律法规、扶贫资金制度、脱贫攻坚知识等方面的宣讲和督查工作,不管在哪里,她都以养成的细心工作习惯开展工作,使很多后期要开展的工作,基础调研都已掌握在手,工作成效大大提高。2017年9月她被州委办公室聘为“红旗宣讲团”成员,同时获得州委宣传部“脱贫攻坚宣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8月,被州委州政府授予“黄南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扶贫一线“女汉子”谢青梅

扶贫战线“格桑花”桑杰卓玛梁晓华扶贫之路勇担当陈敏扶贫工作不让须眉

编辑:马文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