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邀记者 姚 斌) “泽库的大山、小路、草原、村镇,我走过无数次,泽库电网的走向和路径我都了然于心。”
夏吾拉龙是国网泽库县供电公司的一名员工,今年是他工作的第38个年头,他是公司最“老”的电网人。在同事眼里,夏吾拉龙就是泽库草原上的活地图。
38年来,他默默耕耘在这片热土,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这里,他亲眼见证了高原草原的发展,也参与了高原草原的电网建设。这里,就是他的“故乡”。
1992年,是夏吾拉龙第一次踏上平均海拔3700米的泽库,此时,他已经在黄南州管辖的小水电站工作11年了。他记得,那时的泽库县城只有几间堆着牛粪墙的土房子,泽库电网也只有一台发电机组、一台变压器、一条线路,还有数得清的电杆和寥寥无几的客户。
那时的夏吾拉龙年轻、有干劲,每天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对未来,他也充满了期待。他下定决心,要扎根在泽库草原,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这里的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生活总是充满期待。很快,夏吾拉龙和这里的牧民成为了朋友,他感觉,高原的冬天好像也没那么冷了。在和牧民话家常的时候,夏吾拉龙总是被问到,“我们什么时候会有电?”
“快了,电一定会有的!”这是他的承诺。
接下来的日子里,夏吾拉龙把通电的事情摆在了第一位。他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进行现场勘查,之后又马不停蹄实施电网建设、装表接电。
“来电了!来电了!”当听到牧民们欣喜雀跃的欢呼声,夏吾拉龙紧绷的弦终于松了,草原上的灯火就这样一点一点、一片一片地亮了起来。
夏吾拉龙说,我喜欢这片草原和这里淳朴的牧民。
在夏吾拉龙的记忆中,还有一件印象极深的事情。1992年冬天,县城仅有的一条线路发生故障,夜已深,还下着大雪,夏吾拉龙和同事们不顾天寒地冻,当即实施抢修,那时气温在零下二三十度,厚厚的棉衣也遮挡不住呼啸的寒风,他们搓着手、跺着脚。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处理完故障,恢复了供电,此时的他们,手已经冻得又红又肿,腿更是打不了弯儿。夏吾拉龙回忆说,“那时候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赶紧让老百姓用上电,顾不了别的。”
像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很多,尽管别人很难体会,但是看到人们在灯光下的那一张张笑脸,夏吾拉龙的心里就溢满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