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黄南州把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健康黄南建设和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稳步增加乡村医生报酬,进一步织牢农牧区卫生服务网底。
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精神,2016年1月1日起,全州2015年12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包括60周岁以上的老年村医),且在乡村医生岗位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人员,根据实际服务年限,按每满一年每月给予20元的生活补贴标准,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全州已享受生活补助离岗乡村医生270名。
村医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5000元,并按照每室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水电暖补贴,对取得职业(助理)医师资格或中专以上学历的村医,再增加每年1000元补助。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资金中,依据村医承担业务量,按40%比例支付给村医,允许村医自种、自采、自制中药相关中藏医适宜技术,增加收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的意见》,鼓励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及尚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截至目前,对38名已取得执业医师(助理医师)的乡村医生进行了执业注册。同时对乡村医生实行乡管村用,强化业务培训,乡镇卫生院选派技术人员与乡村医生共同开展业务,并将村医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的困难。依托省内中高等医学(卫生)院校(含中藏医药院校)实施“村来村去”工程,面向村卫生室开展3年制中专、高职免费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毕业后在村卫生室进行服务,进一步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确保乡村医生后继有人。截至目前,累计培养“村来村去”乡村医生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