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年以来,同仁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盯工作弱项,破发展瓶颈,强造血功能,补人才短板,充分发挥援青资源帮扶优势,有效填补党政、教育、卫生等领域技术人才空白,有力推动全市各项事业稳定发展。
制定《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暂行办法》,全市28名党政领导干部联系56名优秀人才,市财政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每年落实30万元人才工作经费。严格落实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身心健康十项措施,干部人才疗养向基层一线倾斜,缓解干部人才身心压力、激发干事活力,选派50名优秀人才和基层一线干部参加州、市举办的人才休假疗养活动。
重点围绕教育、医疗、城市规划等短板领域,广泛征求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加强与援建单位有效沟通,不断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柔性引进党政干部6人,教育、医疗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42人,为党政机关、教育、卫生等行业提供短期服务。对接天津援青资源实施中藏药材种植、生态畜牧业等传统产业建设,除实施订单农业打通农牧民销售最后一公里外,每年坚持选派两名专家定期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选派3名优秀科级领导干部到天津挂职锻炼,120名党政优秀骨干赴天津、郑州培训学习,引进北京尚德教育机构,为全市560名乡、村干部举办普通话能力“线上”培训专题班。
以“精准扶贫”“千家万户绘唐卡工程”等工作为突破口,将能够带动一片、示范一方的农牧区实用人才纳入人才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乡土人才动态培养管理机制。打造乡土人才示范基地56个,动态储备能致富、懂管理、会经营的“乡土人才”104名。依托热贡文化资源优势,对较为分散的热贡文化企业和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目前已建成唐卡、堆绣、泥塑、雕刻等4个文化扶贫产业基地、22个扶贫车间,培训生产经营型人才650人(次)、专业技能型农牧民130人(次),组织贫困户参加热贡艺术技能培训,有效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稳步脱贫。加大教育、文化、农牧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培养力度,注重挖掘本土优秀人才,依托全州“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全面准确评价人才工作实绩,3名带贫效益优、辐射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获“黄南州优秀人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