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文化专刊 青海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之一:李氏家族

第A7版:文化专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3 月 04 日 星期五   07

青海历史上的名门望族之一:李氏家族

前两年受邀编写《河湟文明志》涉及到“河湟地区的名门望族”一章时,我在省社科院米老师“与秦汉王朝相始终的豪杰:无弋爰剑家族”“明元郭太后的娘家:郭氏家族”“鲜卑秃发氏后裔的显扬:源氏家族”“唃厮啰的荣光:赵氏家族”四个大家族的基础上曾补写“河湟最早的汉胄豪门:赵氏家族”“匡扶汉室、三反曹魏:麹氏家族”“三代四健将、威名震西陲:祁氏家族”“清廉忠孝、湟中典范:张氏家族”“盘踞青海、虎视西北:马氏家族”等五个名门望族,总觉得还有一个家族即李氏家族很显赫,因时间仓促、资料欠缺,未能编入。

李氏家族在青海从元末崭露头角、逐步兴起,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世袭传承,有“东府十三门”“西府十门”“中府四门”之说,有“东李土司”“西李土司”“小李土司”之分。其先人经历了由地方豪酋归顺新朝,在明为土官、在清为土司、在民国为乡绅的三重社会身份演变,至今宗支庞大,遍布湟水流域。

一、李氏家族的先人与传说

据《碾伯志》等明清若干史料记载:“按李氏初祖朱邪,沙陀人,先世事唐赐姓李”。传说李氏家族最早的先人为唐代西突厥别部西域沙陀国(今新疆境内)酋长朱邪尽忠。朱邪尽忠与其子朱邪执宜率三万部众东迁归唐,途中遭吐蕃军队围追堵截,朱邪尽忠战死,朱邪执宜徙驻灵州(今宁夏灵武),由唐朝安置在盐州(今宁夏盐池),设阴山府,委为兵马使。后朱邪执宜子朱邪赤心时代,因镇压庞勋(今广西人)江南起义军立功,被唐王授予振武节度使,赐国姓李,名国昌。李国昌之子李克用,为雁门关仆射(节度使),因平息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功很大,授封漆水郡王,后升晋王,驻兵晋阳(今山西太原)。李克用子李存勖为后唐庄宗皇帝。五代至宋,李氏后裔李思恭,徙居西夏。宋太祖时李思恭之后李继捧献银、夏、绥、宥四州,被宋太祖封为定难节度使。“及传至元,世长西夏(及宁),以武勋显白者甚众”。

以上是李氏家族后裔的一些民间传说和有关李姓人物的若干文献散记,有牵强附会的成分,有相互抵牾之处,因年深日久,无法确证。从其历史渊源来看先人可能是倾向中原的西域回纥人或鲜卑人,抑或是党项人、鞑靼人,反正是“汉藏走廊”及西域腹地的一个古老部族。

二、李氏家族的近祖与传承(节选)

李氏墓志、族谱等记载:“其居西宁者赏哥,为西宁州同知都护使。明太祖平定天下,一世祖讳南哥,率部众于洪武初内附,授西宁卫指挥使”。这是李氏家族距今二十代前后较为可信的先祖简要信息。考察史料虽有出入,但还算不太离谱。随着中原王朝统治政权的兴衰罔替和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更迭变迁,李氏家族大致经历了先是汉化、继之蒙古化,最后形成土族乃至基本融入汉族的这样一个过程。据有关专家考证,李氏在青海的始祖为元初的李赏哥,其子为李梅的古,李梅的古生李管吉禄,李管吉禄生三子:长子察罕帖木儿,次子南哥,季子坚赞。察罕帖木儿生观音保,观音保生李文(西伯府土官始祖),李文生十子,是为西府十门;李南哥生李英(东伯府土官始祖),李英生李昶,李昶生十三子,是为东府十三门;坚赞生矢加,矢加生锁南朵儿只(俗称宝同大人),宝同生四子,是为中府四门。

(一)明代青海的两家李氏伯爵府

关于河湟李氏家族较为确信的资料自元末点点滴滴流传,从明初逐渐趋于系统。在明代的青海土官(即土著部族官员或当地出身的官员)中,所任官职和所封爵位级别最高、势力最大、声名最显赫的要数李氏家族。李氏家族李赏哥、李南哥后人因时势造就了两个伯爵及世袭传统。

东伯爵府。东李伯府土官始自李英。李英一生征战杀伐,功勋卓著,深得明成祖、仁宗、宣宗的赏识,宣德二年(1427年)明朝“封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李英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会宁伯”,成为明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边疆部族世伯,子孙由此代代承袭,史称东李伯爵府,俗称东伯府。

西伯爵府。西李伯府土官始自李文。李文长期戍边守关,平乱止暴,对保卫明代北部边疆劳苦功高。明天顺元年(1457年),李文升任右军都督府右都督、受封高阳伯,与会宁伯李英叔侄两人荣膺伯爵,显赫故里,名震河湟,后代由此承袭,史称西李伯爵府,俗称西伯府。

(二)清代青海的三家李氏土司府

东、西李氏土官清初率先归服,被授予明代原职,其后裔在清代演化为东李土司、西李土司、小李土司三个支系。这些土司比之明初先人土官的耀眼功名,尽管显得有些逊色,但仍在忠君卫国,打击反清势力,维护封建秩序,保境安民,怀家护园,促进地方安定方面有突出的贡献,是当地最有势力的土司家族之一。

东李土司。清顺治二年(1645年),东李土官李天俞归附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兵部颁给李天俞“西宁土官指挥同知”号纸、铜印。后代由此世袭至1931年第十八代土司李承基、李承襄之时。

西李土司。清顺治二年(1645年)土官李洪元之子李珍品归附清朝,顺治十年兵部颁给其西宁卫土官指挥同知号纸、铜印。后代由此世袭至1931年国民南京政府通过“明令撤销土司案”后,至李沛霖土司任职时期终止。

小李土司。小李土司是东李土司的支系。首位小李土司李化鳌系李南哥八世孙、会宁伯李英六世孙,其父为明锦衣卫指挥使李光先。李化鳌在明朝曾任大通游击,顺治二年(1645年)率部归附清朝,顺治十二年被授予世袭百户之职。后代由此世袭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土司制度解体。

三、李氏家族的人物与事迹

据《明实录》《清实录》《甘肃通史稿》《西宁府新志》等明清史志典籍记载,李氏家族一脉之中出了两位一品武官(伯爵)、两位进士及第、一位举人、一位秀才,五人先后就读于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还出了一位悬壶济世的名医、一位不让须眉的才女。可谓历代名人辈出,鹰扬事迹较多。这在交通闭塞、地处蛮荒的西北边陲河湟古地不啻是皓月当空、如雷贯耳的盛况与名气。

(一)两个奠定宗祧的部族豪杰

李赏哥是李氏家族中有据可查的一代先辈,是李南哥的太祖父。有关史料中对李赏哥的记载极为简略,说他是西域沙陀人的后裔(“先世居西夏,后有居西宁者,遂占籍为西宁人”),元代岐王的府官,为西宁州同知都护使。又说岐王把红崖子沟(今互助县红崖子沟乡、五十乡等地)封给了赏哥等。据有关专家考证元朝岐王是脱脱木耳,脱脱木耳是驸马章吉的弟弟。元初驸马章吉被封为宁濮郡王镇守西宁,西宁州是他的封地。章吉没有子嗣,卒后其弟脱脱木耳袭为宁濮郡王,后脱脱木耳晋封为岐王。李赏哥是岐王府的司马,协助岐王镇守湟水下游一带。李氏家族的后世人物能在西宁及河湟乃至青海立足并上演叱咤风云的一幕,应该说李赏哥扎下了根基,奠定了基础,是李氏家族的奠基者。

李南哥是李氏家族中名副其实的先驱者。据明宣德五年(1430年)撰写的《会宁伯李南哥墓志铭》上说,李南哥“姿貌丰伟,性质直,自幼志气超卓,为乡人所推。比长,颇习武事,番族部落皆信爱之”。他早先是一个颇受当地少数民族部落拥戴、有一定势力的地方豪杰。他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率部归附明朝,起初被授予“西宁州官军所镇抚(从六品)”,掌管狱事之类的事务。之后,他深入申中、西纳等族,说服各藏族部落归附明朝,使各部落先后入京贡马献诚。他还奉命深入今青海柴达木西部,为设置安定、阿端、曲先三卫(明初与“罕东”等一起统称为“塞外四卫”)以及说服这些卫的贵族向朝廷定期纳马起了一定作用。另外,他多次随官军征讨不愿降服明朝的地方势力,故因功由所镇抚升为西宁卫卫镇抚(从五品官)、忠显校尉。洪武末年,他遵明太祖朱元璋之命,擒拿割据作乱、不尊礼度的西纳族指挥板麻领直答儿、千户领真奔等,献于朝廷。永乐元年(1403年),李南哥因在说服当时甘肃行省尚未归顺的那些少数民族投明,并在辅佐流官耿炳文“经略西宁,招安番族,开通道路及置邮递、广积储、创卫治”等方面的突出功绩,升为西宁卫指挥佥事,并赐“怀远将军”称号。明宣德四年(1429年)李南哥以92岁高龄晋京面圣,封子爵,次年病卒于家。

(二)两个功勋卓著的一品大员

李英:李英系李南哥长子,永乐六年(1408年)李南哥病老告退后袭西宁卫指挥佥事之职。袭父职任土官时,刚满25岁,精明强干,惯于骑射。他先后多次率土兵随永乐皇帝出征漠北,屡建军功;并招抚当地少数民族部落,威望颇高。永乐八年(1410年)他第一次随明军征伐阿里台,明军大胜返回后李英以功升指挥同知。不久,升西宁卫土官指挥。永乐十年(1412年)他奉命带兵征剿河西地区的反明武装土鞑首领老的罕,大获全胜,斩俘360余人,以功升陕西行都司(驻地在今甘肃张掖)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官)。永乐十二年,李英随50余万明军追击蒙古瓦剌部马哈木,在土剌河(今蒙古国图拉河)之战中,李英战功突出。永乐十七年(1419年),李英上书朝廷,检举揭发西宁僧录司左觉义(僧官名)张答里麻徇私枉法、仗势作恶的罪行,使这个民愤极大的地方一霸受到极刑。永乐二十年,李英第三次随驾北征蒙古,在屈裂儿河畔(今蒙古国境内)大战中,斩获较多。班师途中,永乐帝召见李英,准其在西宁敕建真武庙。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李英第四次随驾北征,返途中永乐帝病逝。仁宗继位褒其屡次从征漠北的突出功劳,擢由陕西行都司指挥佥事升为指挥同知(从二品武官)。同年朝廷使者出使西域,途经安定、曲先(今青海海西西部)地段时,遭到劫杀。仁宗令李英与必里卫土官指挥康寿侦破。李、康查清并于洪熙元年(1425年),率西宁诸卫及隆奔等十二族之兵进讨犯事两卫贵族,追击其部众越昆仑山,在雅令阔地方(约今可可西里)斩擒千余人,缴获驼马14万匹。明宣帝敕书嘉奖,并擢升李英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武官),还赐给其世袭诰命、织金袭衣、钞、银及彩帛表里等。宣德二年(1427年)明朝封李英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会宁伯”,“食禄一千一百石,给赐金书铁券,赠其三代及妻”,使李英的政治生涯达及顶峰。其后,李英还极力倡导在西宁创办卫学,以后又在今西宁、乐都、民和等地兴办社学,培养人才,对桑梓做了一些事情。

李英后来因“恃功骄横”“行事不法”,晚节不保,被锦衣卫逮捕入狱,都察院判为死刑,受到“法司正典”。明正统二年(1473年),英宗下令赦免死罪,革夺伯爵及其他官职,释放出狱。明正统七年朝廷念其军功,准予发给月俸五石,是年以忧郁病卒京城,归葬碾伯巴原(今民和县川口镇享堂村),终年60岁。

李文:李文与李英同宗(因李文的祖父、父亲长期调驻陕西华州,均殁、葬于华州,李文也出生在华州,有的资料上讲李文的籍贯为陕西华阴县也是有道理的),少年自陕西来青海投奔李英,拜为叔父(又作义父)。明洪熙元年(1425年),以舍人身份随李英征讨掠杀明使的安定、曲先两卫的行动中立功,被李英举荐为西宁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官),分管西宁土兵。宣德四年(1429年),李文升任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官),分管少数民族事宜,兼管西宁土兵。宣德七年(1432年),李文上书奏报朝廷妥善调处藏族阿吉部落内部纠纷,得到宣宗肯定。正统元年(1436年),由西宁卫镇守的陕西行都司指挥佥事穆肃诬陷并打死西宁边外藏族巴沙部落思俄可而引起藏族各部的骚动事件中,李文及时报告事情真相,使朝廷将穆肃逮捕入狱,并抚慰藏族部落等体察下情、对各部族一视同仁的行为受到边民称颂。明天顺元年(1457年),因英宗复辟“夺门迎驾”之功,升任右军都督佥事。旋即升为右都督(一品武官),佩镇西前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大同。此后率兵在大同镇威远卫(今山西省右玉县)反击蒙古骑兵,夺得军需马匹甚多,被封为“奉天诩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高阳伯”,“食禄一千石”,次年颁给“金书铁券”。天顺四年,在蒙古孛来部犯边事件中因李文按兵未动,受到兵部、六科弹劾,锦衣卫、都察院议定李文死罪。英宗念其前功,免其死罪,裭夺伯爵封号,降为都督佥事(正二品),“发落延、绥立功自效”。后李文每遇战事奋力杀敌,成化七年(1471年),因功由都督佥事升为都督同知(从一品)。成化十四年(1478年)李文年老乞休回到青海。弘治二年(1489年)病卒,葬于西宁旱坪山麓(今大酉山),享年84岁。

(三)两个出类拔萃的文武进士

李氏家族不仅注重练武从戎、忠君卫国,而且重视读书科举、修文从仕。在明清两代青海出现的数名进士中李氏家族就产生两人,可谓荣耀之极。

李玑是李氏家族的第一位进士,他是李南哥的曾孙,东伯府会宁伯李英的孙子,其父李昶是东伯府世袭土官,多次掌管营务,以办事严格谨慎著称。李玑就读于国子监,一贯生活俭朴、喜爱读书,他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考中庚子科举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高中辛丑科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官至尚宝司卿(掌管宝玺、符牌、印章的官)。

李光先是青海历史上的第一位武进士,也是李氏家族的第二位进士。他是李玑的曾孙,东伯府世袭土官李崇文之子,李崇文卒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其袭职。李光先继承先辈习武强身、奋力辕门的传统,自幼苦练武功,骑马、摔跤样样在行,至青年时代逐渐练就了一身武艺。明万历十年参加武乡试,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京殿试,考取癸未科武进士,擢“锦衣卫正堂”,任“锦衣卫使”;次年任南镇抚司佥事,万历十九年任东司佥事。卒于任上,归葬碾伯巴原(今民和享堂)。

(四)两个盛名远扬的名士才俊

李氏家族不但涌现武艺高强、骁勇善战的英武之士,而且不乏精益求精、技艺精湛的学子英才,不乏刻苦钻研、擅长诗书的文人墨客。他们各显其能、各领风骚,不仅为李氏家族光宗耀祖,也为河湟地区增辉添彩。李世泰和李宜晴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李世泰,生于乾隆元年(1736年),清代名医,东伯府第十四代土司。他少年时喜好医道,刻苦攻读,手不释卷,弱冠悬壶应诊。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家族堂名——“光裕堂”为其医堂名,济世行医。乾隆四十一年袭土司职,以防守西宁有功,加级从三品。他虽居官,却常为人治病,有药到病除之效,医术高超,声誉远播。乾隆五十年,毅然辞职,到今西宁纸坊街开业行医,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妇孺,均认真医治,因成一代名医。嘉庆十八年(1813年)告休。他通典晓理,精通内外妇儿,尤长妇儿。其处方精当,药少力专,所用方药,善于变化,应手奏效,深受推崇。有《光裕堂妇人科良方》(1762)、《光裕堂小儿科良方》(1763年)、《光裕堂内科良方》(1766年)、《光裕堂外科良方》(1768年)等医著传世。

李宜睛,生于1919年,土族女诗人,东伯府第十八代土司李承基之孙。她幼年失怙,得祖父疼爱,教其读书,因聪慧刻苦,到十余岁时便广涉文史典籍。15岁时,嫁与乐都人王正魁为妻。18岁时,婆家送其到兰州师范学校初中部读书,不久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返乡。次年后,入西宁女师附小任教,后经其兄李文蔚之荐任省政府秘书处办事员,与书法家诗人钟锡九、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石殿峰等交厚,并受到地方名儒、诗人基生兰赏识。1940年4月,随夫赴重庆求学,因误了考期未能如愿。翌年,在甘肃省夏河县、兰州市等地作图书管理工作期间与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交往增多,互有诗词酬唱,章称其为“少数民族中难得的才女”,并受甘肃文化界知名人士高一涵、丁宜中、慕寿祺、包道平之邀加入“千龄诗社”(其成员年龄相加超过千岁,故名)。青海建政初在乐都区民政科工作,1951年因病在家休息,同年秋经章士钊举荐,于11月底到省图书馆工作。1963年任采编部副主任。1976年10月退休,次年10月在西宁病故,享年58岁。李宜睛一生创作诗词颇多,现存世105首。她的诗词咏事范围之广、文字造诣之深、表现手法之妙可望李清照之项背,是青海女诗人中的佼佼者。《土族文学史》援用《民和县志》中的一句话评价其“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

编辑:黄南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