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同仁市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毫不松懈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防汛备汛。及时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州防汛工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整治、修复水毁工程、补齐防汛短板,做到隐患风险“零放过”。同时,完善防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整合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将防汛应急指挥机构延伸到乡村,做细做实防范举措,切实打通防汛工作“最后一公里”。
强化监测预警,“减”少灾害损失。通过预警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途径向社会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推进市、乡镇、村信息发布全覆盖。入汛以来,累计发送预警信息6条。同时,运用市电视台、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村村响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灾知识和自救技巧,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省、州、市防汛工作部署以及应急避险知识,让群众了解、掌握基本防御常识,不断增强群众的自我防灾和避灾意识。
突出统筹联动,“乘”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市、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统筹协调联动作用,层层压实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部门行业责任制和水库、河道险段、山洪防御等防汛安全责任制,对所有重点防洪工程和隐患区域,实行分片划段包干,明确市、乡镇、村三级责任人。严格落实防汛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巡查值守制度,确保防灾指令和灾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同时,优化抢险救灾应急保障预案,充实防汛抢险队伍,及时补充和更新防汛防灾物资,切实为快速响应、科学救灾、安全救灾提供有力保障。
细化工作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紧盯河道、水库、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防洪区域以及预警设施、抢险机械、转移避险等关键环节和在建工程、河道清障等情况进行大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及时督促整改,确保防汛处突各项工作规范高效运转。同时,在全市1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警示标志,加强隐患点附近群众的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