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县高度重视、高位谋划,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机制健全到位,文明实践有高度。坚持党委主导,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书记主抓的领导机制,制定印发《河南县拓展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施方案》,下达“任务书”,绘制“施工图”,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年度目标考核,保障相关工作深入推进。优化顶层设计,实施“11246”工作法,建立“六化融合”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责任分工、志愿项目、资源整合、配套制度等方面进行设计,统一规划,凝聚合力,保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序开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思想引领,聚焦服务群众,探索推行“群众点单-所(站)接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服务模式,不断扩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效益。
阵地建设到位,文明实践有广度。建成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搭建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网络,形成中心统筹、所站联动、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以公共文化场馆、窗口服务单位等为重点,拓展服务维度、延伸服务触角,积极传播党的声音。持续创新、活化载体形式,发挥各级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作用,采用“宣讲+文艺”“送学上门”等形式,扎实开展主题宣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表彰“河南好人”,营造崇德向善的风尚。
队伍建设到位,文明实践有温度。通过架设组织体系、宣传引导发动、内外协调联动,组建各类志愿服务分队318支,有志愿者6100余人。“牧鸟人”志愿服务队守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持续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为当好战斗员、宣传员、服务员,以“志愿红”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屏障;爱心妈妈志愿队,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关怀、社会融入、生活帮助等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飞燕”志愿服务队,为全县重大活动、人文美景等制作航拍视频作品,开展“用镜头看家乡”摄影志愿服务。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立足实际、培育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努力做到一乡一品牌、一乡一特色,“柯生乡公保金牌调解室”“多松乡新风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品牌渐渐叫响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出了一批带头示范、无私奉献的优秀志愿服务队、最美志愿者,持续释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力。
保障服务到位,文明实践有力度。落实经费保障常态化机制,通过地方统筹、天津援建投入200万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投入中央、省级试点项目资金90万元建设乡镇、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目前全县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全部高标准打造完成。青海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河南县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下拨经费20万元。县财政落实18万元工作经费,并纳入每年财政预算,用于品牌打造、案例培育、示范点建设,有力保障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河南县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在优干宁镇、赛尔龙乡、托叶玛乡实施“社区文明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盟”“志愿服务规范管理”试点工作,通过完善工作网络、有效配置资源、广泛动员参与、提高运行效能,进一步落实落细“六化融合”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在城乡基层蓬勃发展,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