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青藏高原的漫漫旅程,黄河似乎有意想要重回故土走上一个大回环,以轻声细语静静抚摸着流经青海的每一片山河,她把温柔留在了尖扎,把对故乡的眷恋留在了来玉……
6月14日,是来玉村民大喜的日子,由政府投资2400余万元、企业投资2000万元的“黄河民宿第一村”——来玉村,正式开门迎客。8月底,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认定推介名单中来玉村榜上有名 。9月15日,记者走访来玉村,探寻黄河岸边的脱贫故事。
自2019年整村搬迁以来,来玉村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赢来诸多旅游开发企业的橄榄枝。走进黄河第一民宿村,映入眼帘的99栋藏式院落沿着河岸的缓坡错落有致,一排排中国华能集团援建的屋顶光伏,正通过一根根电线,将光伏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电网。宽阔的沥青路直通河岸,连接着家家户户的庭院门口。在村道西侧,4栋独栋式高端民宿和商务中心小楼已拔地而起,极具特色的民宿与河岸宽阔的沙滩,在黄河柔缓的臂弯里浑然一体,犹如一幅印象派的画作。
作为易地搬迁安置点,与德吉村一山之隔的来玉村,发展的重担压在产业上。搬迁以来,来玉村后续产业发展得到各级政府大力扶持,仅在3年间,村里民宿、旅游、光伏、采摘、服装加工“五大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采访当天,投资修建来玉村重点民宿项目的湖州和家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英一,带记者参观了来玉村高端民宿和商务中心等景区主体建设项目。“来玉村景区的打造,是德吉村旅游产业链的一个延伸。我们将以打造来玉村高端民宿江南风格为主,扶持农户自建藏式风格农家院为辅的民宿休闲项目,通过民宿经营、垂钓及自驾游露营等项目,进一步提档升级旅游服务。
开门是店、关门是家,背靠山水好挣钱。2018年响应政府搬迁号召,从山上搬迁而来的泱特才让一家,住在民宿区最显眼的院落。“这一间是做民俗接待,这一间打算改成小标间,政府的扶持和帮助,让我切切实实感受到易地搬迁是我们来玉村人最大的幸运。现在开园也近3个月,尽管疫情影响比较大,但平均每月也有将近8000元的经营收入,比以前靠山放牧的日子,生活改善了很多。”为了适应游客多样化的餐饮口味,泱特才让的妻子通过村里免费的技能培训,学会了更多菜品的烹饪。
从泱特才让家出来,来到47岁的村民措毛加的家中,客厅和卧室铺着复合地板,厨房和卫生间内是干净明亮的瓷砖,电视机、音箱、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样不少。搬迁不仅解决了住房和生产,也让措毛加的女儿吉毛太在景区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记者:“你在来玉村景区从事什么工作?工资是多少?”
吉毛太:“景区开园后,通过村里的介绍我才有了份工作,相当于景区的大堂经理,主要做前台游客接待、服务员等工作,一个月满勤能拿到4500元左右,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的工作我非常满意,平时上下班可以帮家人经营自家民宿。”
据记者了解,来玉村99户农户中,先后有30名村民从事景区收银、保洁、绿化等工作,工资从3500元到4500元不等。此外,由尖扎县妇联牵头组织实施、县委组织部扶持50万元、华能集团投资80余万元援建的达格玛宝服装公司也已投入生产加工阶段,为村民解决了20多个就业岗位。
走进来玉村,在每一排民居的西侧都立有一个光伏并网箱,并网仅6个月,屋顶光伏项目让来玉村实现“阳光红利”17万元,平均每户分红1700余元。
随着来玉村阳光沙滩、垂钓区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乡村旅游的热度显著提升。今后,尖扎县还将重点扶持来玉村138亩后续产业用地种植枣、山楂、李子、杏、樱桃等经济作物,以增加村民收入……
从山上到山下,来玉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搬出了新希望,也让幸福生活在黄河岸边扎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