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喜迎二十大 扎毛乡的“蝶变之路” 走近泽曲 15年守护 只此青绿

第A6版:喜迎二十大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五   06

15年守护 只此青绿

15年守护 只此青绿

深秋,广袤的河曲草原早已褪去青色,朝阳下,蓝天白云、碧草深黄。

初见扎西当智时,他正和十几个牧民一起忙着捡拾散落在草丛里的饮料瓶、碎玻璃、包装袋。草长得很密,有的垃圾要趴在地上才能挖出来。看着眼前再没垃圾了,扎西当智才坐在草地上和记者聊了起来。黝黑的脸庞始终挂着微笑,虽然有点腼腆,但眼神里带着一种坚韧和明亮。当和他握手时,能感受到厚重的手掌里满是这些年捡垃圾磨出的老茧,不禁令人深受感触。

扎西当智所在的村子在河南县多松乡,距离县城63公里,南与甘肃省玛曲县隔黄河相望,坐落在黄河沿边。宽阔整洁的马路和一字排开的太阳能路灯,以及街道满目鲜艳的党旗和国旗,让人无不感叹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躬逢盛世的喜悦。

53岁的扎西当智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汉子,虽已年过半百,但身板壮实。说起自己捡垃圾的缘由,他从15年前的一场赛马会说起。

“乡上那场赛马会结束以后,我看见草原上满是垃圾,风一吹,垃圾被吹得到处都是,心里很不舒服。从此就有了捡垃圾的想法,那一次我捡了60多袋垃圾。”他告诉记者,看着捡完垃圾后的赛马场变得干净如初,心里很有成就感。从此,捡垃圾就成了他一发不可收拾的“副业”。

捡垃圾说起来容易,坚持下去却很难。

“阿爸,你这么起早贪黑地到处捡垃圾,别说别人笑话,我们担心你的身体啊。”“你为啥到处捡垃圾,有啥好处啊?”起初,面对家里人的反对和嫌弃、邻里的质疑,仁青当智一笑了之,不作任何解释,只是默默低头弯腰捡着垃圾。

“有时候也想着不捡了,回家帮着儿女照料家庭,但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年轻小伙,把路上的垃圾随手捡起来塞进了自己的皮袄里,这一幕让我很感动,也让我有了坚持做下去的决心。”扎西当智说。

就这样,在他的坚持下,很多人开始支持和鼓励他,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他的队伍,不仅有年轻人,也有老人和孩子,大家活跃在草原、河岸、道路沿线,一起捡拾垃圾也成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景色。

“刚开始参与进来,完全出于对扎西当智的佩服,但坚持4年后,慢慢让我有了一种责任感,我们要把美丽的草原留给子孙后代。”64岁的加肉老人从手机里翻出不少照片,傲娇地拿给记者看,看不到一丁点儿垃圾的草原美丽如画……

扎西当智和祖辈们世世代代居住在河曲草原上,帐篷里玩耍、牛群中嬉戏、马背上成长的他们和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片土地是他们生长的地方,对于这片土地,他们看得很重,爱得很深。本着对草原的热爱,大家不分你我,不计报酬,共同守护着“草原绿”。

“草场就是我们牧民的饭碗,草场如果被破坏了,牛羊没办法生存,金山银山就没有了。”在与扎西当智的聊天中,他道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朴素道理。

依赖草原、守护草原,是河南县世代群众在游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深深植根于他们心底的信念。

2020年,河南县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多松乡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而扎西当智组织起来的这支“游击队”也有了正式的名字——新风志愿服务队。

然而,“闲不住”的扎西当智又风风火火地办起了他的另一个“副业”——老年学堂。他把全乡有学习意愿的老年人组织起来,闲暇之余共同学习新知识,一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利用这支新风志愿服务队中老年人的优势,让他们参与到我们日常的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中,既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而且还能起到成风化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多松乡党委副书记唐江说道。

青山相向开,绿水逶迤去。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全乡干部群众,从“身边增绿”到“心中播绿”,扎西当智用他朴实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

15年的守护,只此青绿。扎西当智坐在草甸上,轻轻抚摸着身边的小草,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编辑:黄南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