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新春走基层 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阔步共同富裕新天地 兴建产业营造新的“增长极”

第A4版:新春走基层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2 月 10 日 星期五   04

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阔步共同富裕新天地

隆冬时节,走进尖扎县的村村落落,一个个村集体产业之间暗自竞争的浓烈氛围让人耳目一新。村党支部召集村民集思广益、去往县城登门咨询……为了能让集体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各村“股东们”提起百倍精神,精心筹划崭新的门路,到处寻求资金支持,一时悄然形成了一股比拼、赶超的气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对尖扎县乡村振兴局来说,从选定试点村到项目规划,再到最终确定项目实施方案,2023年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所有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前的这几步,都要在开春前全部尘埃落定。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我们对下一步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也让大家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尖扎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吉加带头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全县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书记和新入职选调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结合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就在这个过程中,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渐渐趋于清晰、完善。

“2023年,我们要继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扎扎实实落实防返贫政策,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杨吉加说,在此基础上,要拿出“绣花”功夫做好项目库,监督使用好乡村振兴资金,让资金在产业建设中发挥大作用,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让产业收益惠及千家万户。

历经脱贫攻坚期大刀阔斧的改革升级,尖扎县乡村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但源自县域自然地貌的千差万别,使得“山上”和“山下”矛盾依然突出——在尖扎县,沿黄三镇一乡和浅脑山区六个乡在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上有着较为显著的差距。

由此,资金向山上倾斜,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均等布局,成为了尖扎县推动全域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位于浅脑山区的山村接二连三被定为试点,随之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如今,探访尖扎县一座座山村、一幅幅基础设施完备齐全、集体产业风生水起的崭新面貌正呼之欲出。

喂食、消毒、投药、清扫过道、分拣鸡蛋、注射疫苗……前不久,走进乡村振兴试点村马克唐镇加让村,尖扎志和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员们正忙得不可开交,在刚完成主体建设的自动化鸡舍里,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吉合加正在绘声绘色地向县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兜售”他们将如何利用全自动设施设备迈上新台阶的计划。

“我们通过乡村振兴、农牧等方面的产业扶持,争取了470万元资金,计划2023年再扩大养殖产业规模,发展肉鸡、生猪养殖,还计划开办乡村旅游接待点。”2022年,养鸡场收益达到70万元,这让吉合加对扩大集体产业规模有了足够的底气,意气风发的他看上去活脱脱像个充满干劲的年轻小伙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作为村里致富能手,吉合加对此番话语感触颇深,“政策好,我们就更不能偷懒,要想把日子过好,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还是要靠自己。”他认为,躺在政策的“温床”上,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此,面对村集体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担,他像个转动的陀螺,总是有忙不完的事儿。

开足马力的加让村是尖扎县将乡村发展触角由沿黄谷地伸向浅脑山区的缩影,如今,在“精准滴灌”式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后进村”被推向新时代新征程的广阔舞台,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和样板。

展开尖扎县乡村振兴2023年的发展蓝图,在已完成的10个试点村前期规划外,又有5个已确定“名单”的新试点村即将完成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3月将正式开工建设,昂拉乡尖巴昂村正是其中一个。

尖巴昂村是尖扎县红色旅游的热点村落,青海保留最为完整的贵族庄园昂拉千户府就坐落在这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段比“七擒孟获”还要曲折的故事,成为解放初期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西北地区的一次成功实践。

如今,昂拉千户府已被命名为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经七十多年,这座曾经的贵族庄园已洗尽了铅华,但历史刻下的每一处印记却依然清晰可辨,成为深深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

“我们这里气候好,加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产业非常有优势。”谈起下一步发展目标,尖巴昂村第一书记李玉栋信心满满地说,将整合村里现有的种植和养殖产业,组建有规模有潜力有代表性的集体经济,依托昂拉千户庄园旅游资源,发展休闲采摘等特色产业,以达到聚人气、聚财气的目标。

刚刚过去的2022年,尖巴昂村整合盘活原有的两个生猪养殖合作社,改造了格日社苹果园。同时,在试栽500株车厘子取得成功后,又争取到了樱桃园提标升级项目资金300万元。作为2023年乡村振兴试点村,李玉栋有信心,不久的将来,集体产业发展将能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搞产业发展,基础要稳。”尖扎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吉加说,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行之有效的路径,但如果守不住防止返贫底线,那么共同富裕将沦为空谈。为此,党的二十大以来,杨吉加组织工作组,深入尖巴昂、崖湾村等重点村落,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防返贫监测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为什么巩固、怎么去拓展”为主题,开展了系统的宣讲学习,武装头脑,激发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和防线。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大做强产业,围绕打造绿色有机产品输出地,搭建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用乡村振兴产业园为村办集体产业‘搭台’,让产业发挥更大的效益。”杨吉加说,尖扎县乡村振兴局将更进一步整合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围绕村民的难点来推进乡村建设,落实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等项目,一门心思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在实现产业多点开花、老百姓致富有路的同时,也让乡村变得更加和美宜居。

编辑:黄南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