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生态黄南 守绿生金  大美画卷

第A4版:生态黄南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18 日 星期五   04

守绿生金 大美画卷

黄南州着力打造山水黄南金名片掠影

挺拔峻朗的高山,苍翠茂盛的林莽,宽广丰美的草原,浩荡不息的大河,和美宜居的乡村……初夏,走在黄南的广袤农村和牧场,目之所及皆是新时代黄南儿女“守绿生金”的火热图景。

黄南州位于青海省南部,地处青甘川三省交界地区,黄河流经境内257公里,全境属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中华水塔”青海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撑区之一。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新时代十多年来,黄南州各族干部群众铭记嘱托,不负使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全社会共识和行动,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如今,黄南州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和“三个最大”重大要求,奋力打造山水黄南,以绿水青山铺底,绘就了一幅生态向好、经济向上、生活幸福的美好画卷。

生态资源“家底”丰厚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在慷慨接纳泽曲河的奔赴后,告别富饶的草原,千回百转中穿过坎布拉的奇峰幽谷,再次流入黄南州境内。在冲出险要的松坝峡后,变得温婉沉静,如同母亲般哺育着黄河上游发源于黄南的一级支流——隆务河、泽曲河、洮河,黄河与黄南的故事,是如此灵动悠长。毫无疑问,黄河的馈赠让黄南州成为集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地质奇观于一身的“幸运儿”。全州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2处、湿地公园2处、草原自然公园2处、沙漠公园1处,是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这里不仅有草原、河湖、林海,更有精灵般的雪豹、白唇鹿、马麝、岩羊、黑鹳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冬虫夏草、大黄、雪莲、贝母等名贵中药材。据统计,仅在河南县就有鸟类230余种、野生动物50余种。

如今,除了天然林区、河湖之外,许多面积逐年扩大的人工林区也频频迎来野生动物的“光顾”。居住在林区周边的人们时常能救起一些被困或受伤的“精灵”,并将其悉心照料后放归自然。今年6月的一天,尖扎县公安民警就在坎布拉镇人工林区成功救助了一只被困岩羊,这是近一个月来当地第四次救助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不久前,公安民警还救助过燕隼和岩羊幼崽。许多当地老人感慨,他们儿时记忆中常见的野生动物在销声匿迹多年后,现在又出现在了人们视野里,成为生活中的“新成员”。

当下,在打造山水黄南金名片的关键时刻,黄南州正昂首阔步,将自然生态资源的禀赋转化为冲出省门、国门的绿色家底和十足底气。2021年,生态环境部正式授予黄南州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授予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生态立州绘制“方圆”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因地制宜建立践行生态文明制度成为黄南州委、州政府打造山水黄南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黄南州先后制定并印发《黄南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规划》《黄南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黄南州大气污染防治方案》《黄南州土壤污染治理方案》《黄南州环境督查问题责任追究制度》《黄南州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方案》《黄南州国家机关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制度、条例和文件。同时,率先在全省推行“林草长制”等制度,加之累月经年的不懈坚持,今日黄南已交出了一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精彩答卷——农牧区集体产权改革和“三权”分置等改革成效显著、泽库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为全省典型、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通过省级验收、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完成,河湖长制以优秀等级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在“生态立州”的大旗下,由州委领导挂帅、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庞大队伍,正勠力同心守护着绿水青山,在全省乃至全国屡屡荣获“生态文明”的桂冠。

置身黄南农村牧区,“林草长制”的深入推行是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的主引擎。这一制度已被全州各级党委政府纳入中心工作,实行一体化谋划、一体化推进、一体化落实、一体化考核。至今,全州设立州、县、乡、村、林场五级林草长359人,确定网格生态管护员 10286人。换言之,在每27名黄南人中就有1名是生态管护员,每780人当中便有1名是肩负重任的林草长。在黄南南部广袤的泽曲草原,村级林草管护站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无论严冬酷夏,管护员们日复一日地巡护身影在牧野上、河道旁随处可见。林草长制的启动,让泽曲草原的山头有人管、林草有人护、责任有人担,草原生态日益好转。

时令至初夏,泽曲草原刚刚返青,一眼望去,远处依然是金黄一片。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泽库县泽曲镇泽雄村巡护站的“铁骑”林草管护员早已绑好护腿、戴好袖章,整装待发。随着网格长一声令下,他们的摩托车向着各自的巡护区域疾驰而去。

枯草季节火灾易发,加之湿地地形复杂,消防车辆和器械进出不便,“铁骑”们就在摩托车后座上安装了自制的铁框,里面放着一个个装满水的塑料桶,以此充当“移动消防站”。

“作为一名生态管护员,只要能守护家园的生态安全,我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年仅22岁的昂青东知已经是泽雄村巡护站的老队员了,5年的巡护经历让他对家乡每片草场、每条河流都如数家珍。

这支最初由牧民自发组成的巡护队,守护草原已有6个年头,每个月不少于20天的巡护,是队员们默守的职责。从最初看护自家草场到现在巡护整片草原,对每一名生态管护员而言,不断增加的不仅是他们的巡护里程,更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自觉。

生态智慧积淀深厚

漫长时光,总有一些东西贯穿岁月,一脉相承——那就是黄南儿女刻在骨子里的生态智慧与文化使命。

探访黄南南部草原,几乎每一次都能在不经意间看到牧民们或三五结伴或独身一人手提纤维袋,沿河流、公路“搜寻”垃圾的身影,听到朴实民众对家乡生态保护的独到见解。

牧民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他们心底早已形成了一种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那就是:人、山、水、草原、动物都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人们在依赖大自然的同时更加敬畏大自然,致力于守护大自然。

“牧民骨子里带有深刻的环保意识,这为我们推进生态保护工作营造了非常好的社会氛围。”有着几十年牧区工作和生活经历的河南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恩科介绍说,在由当地各乡镇党委领导的生态保护协会里,自愿入会的成员已逾800人,他们不计回报地守护着家园的纯净和美丽,这正是黄南儿女身体力行守护“中华水塔”的真实写照。

阿什加、“牧鸟人”多杰、最美生态管护员曲配扎西、“独臂护林员”桑杰加……在黄南,一个个“守绿者”早已成为全州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楷模,他们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中华水塔”的故事润泽了黄南的山川草原,激励了无数人与他们一同奔赴。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黄南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在代表通道上讲述了“牧鸟人”多杰的故事。一时间,这位黄南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守护家园的故事感动了全国人民。

今年5月中旬,不期而至的一场大雪令泽曲大地雪覆冰封,年逾古稀的多杰和往常一样,巡护着他脚下的这片湿地。“金滩鸟岛”是草原上的一片鸟类净土,每天多杰都会带上干粮“环岛”巡护查看情况。久而久之,这里的鸟儿们渐渐接纳了这个伙伴,熟悉多杰的人则给他起了一个亲切又极具个性的外号“牧鸟人”。

“鸟儿飞临的地方,就是草原上的福地,也是我们牧民的福地。”多杰迈步走向草原湿地,从他深邃的眸子里能看到云天、山水、湖草、鸟兽。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在黄南南部广袤牧野,尊重草原、守护草原是牧民们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也是他们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而在其北部的黄河沿岸与隆务河谷地,短短十几年间,人们肩挑背扛,将一处处荒山沟壑徐徐化为绿洲,让家园重回“绿色长廊”的臂弯。

正是有了人们这种与生俱来的生态观念作为基石,黄南州打造山水黄南,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才如此有迹可循、水到渠成。

生态经济欣欣向荣

新时代十多年来,黄南大地掀起了一场农牧业产业升级发展的“绿色革命”,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生态经济,富民强州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全州农牧业产业发展迸发出无穷活力。

行走在黄南各市县,“菜篮子”工程、草原有机畜牧业产业园区、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有的业已落成,有的正如火如荼建设。这些年来,黄南州高质量打造牦牛、藏羊、犏牛、生猪“四个万头”高效养殖基地,有序推进“三个千头”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2个千只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1个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及1个产业强镇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黄南州南部的泽库、河南两县,高标准建设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一方面筑巢引凤引进企业,另一方面培育地方龙头企业,为黄南州建设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深入黄南南部草原,一个以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政府搭台、畜牧产业入驻运营的模式正在形成。

目前,依托有机生产基地和园区建设的“源头活水”,黄南州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体系已基本建立,泽库牦牛、泽库羊、雪多牦牛、欧拉羊、河曲马、同仁黄果梨等品牌农畜产品走出“深闺”,走向省内外市场。

2021年11月,有着“高鼻梁、大波浪、熊猫眼”的“泽库羊”通过评审鉴定,正式入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成为全国畜禽十大优异种质资源之一;同期,河南县雪多牦牛和欧拉羊等12个系列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成为获得中国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双认证”的产品。

好消息频传,省内外媒体竞相报道,企业纷纷抛出橄榄枝,这让主产地的泽库、河南两县信心倍增。

泽库县和日镇吉隆村是全国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泽库羊”主产地,在全县畜种保护和良种畜繁育中占据重要一席,是该县“四个千只”藏羊基地之一,目前存栏3600余只“泽库羊”。

“生产有机畜产品讲究可不少,最基本的就是有机认证的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了我们的产品品质。”介绍起家乡的羊,泽库县吉隆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理事长多杰吉布自豪地“兜售”起了本村特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模式。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不仅要创新发展模式、打牢基础,更要提升品牌影响力,以此实现特色产品“从基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在政府组织下,黄南州的企业和合作社满载着丰富的农畜产品走出农村牧区,走向省内外各大城市,通过各类商品展销会、推介会,让更多人认识黄南、向往黄南、走进黄南,全国各地的客商更加信赖“有机绿色黄南”这张金名片。

如今,黄南州牦牛、藏羊、乳制品三大产业颇具规模,有机绿色新产品不断研发,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种植结构逐步向粮经饲转变,“三个绿色产业基地”稳步推进,特色农畜产品直销中心、直销窗口遍布京津冀川等地,年营业收入超亿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黄南州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谋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优先为主责,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正在走出一条地域特色突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富民强州之路。

编辑:黄南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