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黄南州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聚焦基本民生保障、“一老一小”群体、乡村移风易俗等,为民解忧办实事,不断提高困难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大胆实践扩围增效,延展社会救助覆盖面。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在校接受全日制专科及本科学历教育人员、脱离家庭、在宗教场所居住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生活困难宗教教职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推进“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使用移动端设备扫描二维码”自主申请等方式,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新增单人保1777人。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排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预警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与数据比对。截至目前,比对信息5.3万条,新增城乡低保632户1988人、特困11户11人,形成监测、预警、帮扶工作闭环。
聚焦特殊弱势群体,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着力打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农村互助幸福院等养老服务项目,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6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7个。以年满60周岁困难老年人中的城乡特殊困难家庭人员、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重点优抚对象和年满80周岁社会老年人、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弱势群体为重点,通过第三方服务方式,购买9家社会组织141名服务人员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为7418名老年弱势群体提供打扫居室、理发、精神慰藉等情感关怀和代办、帮办等便捷服务。
实施“善行黄南”活动,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汇聚志愿者、爱心人士、社会组织等向善力量,共同扶贫帮困。争取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为尖扎县贾加乡、多加乡两所寄宿制学校捐赠校服、被褥等物资;青海晟泰建设有限公司向河南县捐赠物资15.66万元、现金6万元。实施养老服务和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医治行动,开展适老化改造170户,投入资金85万元;为26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赴天津实施手术。
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筑牢乡村振兴共同体。发挥社会组织贴近基层优势,指导社会组织结合自身职能特点,主动提供专业技术、公益慈善、文体活动、纠纷调处、应急救援等服务。
截至目前,共有8个社会组织开展助学、助困等活动11次,受益群众1950余人次。
积极构建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错位发展和有机衔接机制,精准有效开展慈善医疗、慈善救灾、慈善助残等工作,累计投入慈善资金141万元,积极协同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