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乡村振兴在黄南 尖扎刺绣:古老技艺绣出幸福新生活 小山坳蹚出致富路

第A5版:乡村振兴在黄南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3 日 星期一   05

小山坳蹚出致富路

9月19日,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秋日“芳华”胜春朝,传统藏式房屋镶嵌在群山之坳,炊烟袅袅,宁静悠远,干净的柏油路两旁,一边是金黄的饲草燕麦,一边是低垂着脑袋的黑青稞,静待收割。

当收割机的轰鸣声响彻村子,56岁的多吉先加早早出了门,看着村里的饲草燕麦大丰收,内心很是踏实。看完燕麦,他朝着合作社走去,这个地方是他除了庄稼地以外,最愿意去的地方,他在这里上班,当着副经理。

“今天要来很多人,一定要好好宣传一下我们的豌豆粉、青稞面。”

在同仁市,日秀玛村传统手工制作的豌豆粉、青稞面人尽皆知。多年以前多吉先加家的磨坊总是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如今,豌豆粉搬进了村上的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和黑青稞、菜籽油等一起成了村上的“明星”产品。

正想着,村党支部书记先卡加就带着一大帮人来到了多吉先加眼前。

“经理,豌豆粉是怎么加工的?”

“你家里有多少地,一年收入怎么样?”

面对镜头和陌生的面孔,多吉先加有些羞怯,但是说起现在的好日子,他侃侃而谈。

“如今家里的地不用自己种,每年拿不少分红,还按月领工资,一年收入好着哩。”

“那以前呢,以前收入怎么样?”

面对记者的问题,多吉先加陷入沉思。

以前的日秀玛村是同仁市的“小粮仓”,地多、地大,天然绿色生长的植物给村子带来了无限生机。可是,“靠天吃饭,围着黄土地转”的日子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走”,他们到县城打工、做生意,久而久之,村里人少了,地也荒了。

多吉先加家有3.4公顷地,一家人全围着庄稼转,一年到头也就1万元左右的收入。为了节省开支和劳力,他家每年都有很多轮歇地。他说:“以前种那么多地,只能靠儿子一个人出去打工,到了农忙的时候还必须赶回来帮忙,所以就种一部分地。”

很多村民和多吉先加一样,让田地轮歇或者干脆撂荒,以至于曾经的“小粮仓”遍野是荒地,看着村里的撂荒地越来越多,多吉先加心里很不是滋味。

党的二十大的春风吹遍大地,也吹进了这个小山坳。在黄乃亥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日秀玛村整治撂荒地、调整产业结构,齐头并进,小山村开始“华丽转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就是我们村产业发展的总思路。”村党支部书记先卡加娓娓道来。

可是,如今的轻描淡写依然藏不住昨日的风雨兼程,调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村民们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把地交给村集体种,那岂不是自己的地不能自己做主。”

“土地入股了,家里没有饲草,牛羊吃什么?”

……

为了让村民们安心、放心,联村领导、乡党委副书记杨斌,合作社理事长、村党支部书记先卡加,合作社副经理、致富带头人多吉先加,还有其他党员干部共同组成了一个“党建+”阵营,用了半年时间走村入户,大会小会开了无数次,最终探索出了“六化”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

去年,全村249户村民的耕地入股股份经济合作社,今年种的200公顷饲草燕麦、133.3公顷黑青稞喜获丰收;村里的豌豆、菜籽等特色农产品经过加工,在同仁市区直销店“大卖”;原来的34.13公顷撂荒地变成了饲草集中连片种植带;村上新建的饲草料储备库以及生产加工车间堆满了饲草,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绿色输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70余台现代农机正在秋收时节“大显身手”;去年合作社收入418万元,117万元用来分红,解决就业40余人……

多吉先加说:“我家3.4公顷地全部入股了,地不用自己种,一年分红有15000元,我在合作社上班一年工资22000元,儿子可以安心打工,媳妇照顾好孙子,生活挺好的。”

事实证明,资金股份化、农民股民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收益分红化的“六化”模式,是一条符合日秀玛实际、具有日秀玛特色的“致富路”。

出村时,现代化机械在日秀玛村的层层梯田间忙个不停,远处山头上厂房屹立,秋日的喜鹊叫个不停,乡党委副书记杨斌笑着说:“产业壮大了,村庄更美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增强了,如今,鼎鼎有名的‘日秀玛模式’还延续到了隔壁羊直沟村和阿吾乎村,正在那里生根发芽。” (来源 / 青海日报)

编辑:黄南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