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反诈中心又公布了一批最新诈骗手段。赶紧去看看,小编提醒大家千万别“掉坑”。
1.办理电子社保卡骗局
收到“社保中心”发送的短信,要求办理新版电子社保卡,否则逾期将停用,大家千万要小心了,这是最新的办理社保卡骗局。
警方提示:收到含有不明链接的短信,请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便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轻易透露个人金融账户信息及身份信息,更不要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如个人出现社保卡使用异常,请及时向当地人社部门确认或拨打12333热线进行咨询,谨防上当受骗。
2.贷款解冻金骗局
“高额度”“低利息”的贷款广告的确吸引人,但是只有汇出一笔高额的“贷款解冻金”才能办理贷款,这样的好事儿还是远离为妙。
警方提示:银行不存在贷款解冻金业务,这就是骗子编造的新花招。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正规贷款在放款前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3.贷款低利息骗局
网上提供利息很低的房屋或汽车贷款,申请条件也相当宽松,只要付一笔贷款申请费就保证批给你贷款,结果申请费收取后,就再也没有音讯。
警方提示:办理房屋和汽车贷款切勿贪图便宜,觉得对方提供的“利息低”,通常这种情况存在猫腻,很可能就是骗子。
4.共享屏幕骗局
“屏幕共享”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它App推送的内容。也就是说,你在手机上的任何操作,对方电脑上都能看到,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
警方提示:互联网时代一定要谨慎保管手机信息,切不可让任何人窥看自己手机屏幕的金融操作。
5.微信语音骗局
微信语音诈骗:用户在进行某些应用验证时,有时需要向对方回复“是我是我”等能够表明身份信息的语音,这些语音信息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警方提示:微信上给别人借钱转账时一定要认真甄别对方是否为本人,可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核实。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翻新,编造的很多诈骗理由也是紧跟热点,一旦遭遇了类似诈骗手段,记住“不转账”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