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时,选择在草场放牧还是外出打工成了摆在牧民华布面前的棘手问题:离开赖以生存的草原,华布很不舍,可是草场退化,牛羊生存都成了问题,生活拮据,没有办法就得离开草场外出务工。
就在华布左右为难时,省上的林草专家来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来了、县级干部责任田草原生态治理规划来了,华布的草场有救了……
在“对话河南县草原工作站:河曲草原黑土滩治理及蜕变”西宁几何书店分享活动中,一则生动的动画作品讲述了黑土滩如何蜕变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离不开国家对生态、草原的关注,离不开林草专家们的付出,更离不开这片草场上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同心治理共牧区
分享会上,河南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钢夫介绍,河南县地处三江源区,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青海省生态保护最好的草原。拥有众多优良草场的河曲草原,是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理想之地,同时也是三江源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克其合滩草原的变化就是对治理成效最好的呈现。克其合滩草原隶属于河南县优干宁镇,与甘肃省夏河县科才镇相连,由于两地长期共牧、过度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严重。2021年,两县共同签订了全面禁牧治理克其合滩草原生态的协议,克其合滩草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拉开序幕。
扎西东智是克其合滩一名普通的牧民,他讲述了克其合滩草原治理时的所见所闻,“刚开始两地无法达成共识,共同商讨了2年,直到2020年开始我们形成了一个治理方案。当时克其合滩草原修复最大的难题是这里是共牧区。那么,修复治理后草原如何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希望今后能够得到当地政府在管理上的持续支持。”扎西东智说着目前治理取得的成绩,也说到了今后要面对的一些问题。
这时,河南县草原工作站站长、高级林业工程师卡着才让说,在草原哺育我们的同时,我们又对草原付出了什么?
“在生态修复当中,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度对保障草原生态修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卡着才让说。在克其合滩治理中,前期组织当地牧民进行培训,一来强化牧民有关草原修复的基础知识。二来提升牧民草原管护能力和监督能力,尤其是在项目实施的前中后期,能够发挥牧民在质量、数量、技术方面的监督作用。三是推动牧民务工,增加牧民的收入。草原的成功修复也会提升牧民的参与度和成就感。
卡着才让把治理的关键归功于群众。“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三分治理、七分管理,关键是管理。”草原的主体是牧民,畜牧业的基础是草原,草原生态环境好了牧民增收,畜牧业也将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
“县级干部责任田治理经验”润物无声
如果说,克其合滩是显现的治理成效,“县级干部责任田治理经验”则是润物细无声地呵护。河南县草原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马戈亮分享说。2016年,河南县委县政府开展县级干部责任田草原生态治理规划,建设五级联络体系,带动全县干部群众共同治理草原生态。
“有退化草原,我们就把退化草原列为责任田。没有退化草原,我们就在草原管理上研究如何实现更好地合理利用。”马戈亮说。
责任田治理工作中因地制宜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和实验性治理,谈及治理过程中遇见的问题,马戈亮说,遇见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就一起摸索,比如牛羊踩踏措施主要是通过牛羊踩踏将牧草种子踩进土里,这个方法是从民间生态保护者扎琼巴让老师那学到的。
“想让老百姓相信你,那你就要做出让老百姓相信你的事情。”马戈亮说。
多方合力唱响草原之歌
在圆桌讨论时,青海省草原总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徐有学有感而发:“国家现在对草原的保护建设非常重视,青海的生态靠草原,我省从2005年开始,近20年时间进行黑土滩治理,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措施,河南县在黑土滩治理方面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这是一项巨大的成就。”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河南县相关部门、牧民群众广泛参与生态保护建设,尤其是县委县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些做法都是走在全省草原生态保护前列的。
这几年,国家对草原的投入比较大,从2011年开始,我省启动5年一轮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实行禁牧的牧民给予补助,实现草畜平衡的牧民给予奖励。这项政策的实施增加了牧民的收入,也激发了广大牧民保护草原的信心。
“我可爱的故乡美丽的河南……”仿佛讲述着一个又一个草原守护者们一路高歌,牧民群众守望相助的故事。
(来源 / 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