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视觉黄南 瑞雪兆丰年  社火贺新春

第A8版:视觉黄南 PDF原版PDF原版
下一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2 月 23 日 星期五   08

瑞雪兆丰年 社火贺新春

春节期间,黄南州一市三县民间欢庆活动层出不穷,藏戏、晒佛、拉泽、达顿、射箭、社火表演等各项民间年俗饕餮展现。元宵节将至,瑞雪兆丰年,同仁地区最别具特色的保安社火如期而至。在保安镇城内村都司衙门府内,社火官、秧歌队的大爷大妈、舞龙舞狮的小鲜肉们,早已准备妥当,不时地向来访游客介绍保安古城、都司衙门府的来历。

“社火”,作为中国民间一种庆祝传统佳节的狂欢活动,具体形式在各地有较大差异。在青海、甘肃、陕西等地,“社火”是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的通称。

“社火”在我国由来已久。古代农作物抵御不住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古人崇拜天、地、风、雷、水、火(统统称神),幻想通过祭祀和禳解仪式,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社火也因此成为春节文娱活动的风俗而长期流传。

“保安社火”作为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悠久,既是同仁地区的历史记忆,也是这个地区的文化传承。相传由明初内地拨来屯守“三秦咽喉”“商贾通衢”古镇的营兵带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营制废革,军籍后裔传承旧习,并不断补充完善演出内容,成为同仁地区唯一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表演形式。表演主要以社火官、舞狮、舞龙、旱船、霸王鞭、杨林夺牌、高跷、腰鼓、竹马、眉户折子戏、歌舞等节目组成,其中承袭军营习武性质的“军垦”元素传统表演形式,成为保安社火流传至今,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1960年至“文革”期间,保安社火一度停演。1979年恢复演出,服装道具愈加艳丽,队伍越来越庞大,扮演的人物形象越来越多,不仅有历朝历代广为传颂的英雄,如秦琼、敬德、梁山好汉等,同时也有孙悟空、猪八戒等。唱词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典故、英雄人物、民间故事,以及风土人情、家乡巨变等诸多方面。从表演形式到内容,反映了历史事件、民族英雄、民间习俗、劳动场景,主题是歌颂真善美,祈求五谷丰登。2009 年,保安社火被青海省政府列入《青海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编辑:黄南报编辑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