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去年青海制定了《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工作事项清单》《村级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村级组织减负事项清单》“三张清单”,厘清了村级组织职责边界,要求依法应当由政府部门履行的法定职责,不得要求村级组织承担,不得将村级组织作为行政执法类事项的责任主体。近期随着政策的落实,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不仅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基层为群众办事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今年1月,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持续部署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贯彻落实相关精神,今年全省两会把“为基层减负赋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非常重视推动基层减负取得实效。推动基层减负增效,也是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的题中应有之意,为基层干部卸下包袱,就能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
我们应该认识到,空耗精力的文山会海、脱离实际的层层加码、流于表面的过度留痕、明目繁杂的过滥考评等等形式主义,热衷口号式落实、运动式行政,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重包装不重实效,重显绩不重潜绩,不但让干部为其所累,也让群众颇为反感。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问题和矛盾,究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的表现。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加大整治力度,解决了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但也要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具有顽固性,其产生的思想根源还远未根除,既有反弹回潮的老问题,也有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新马甲”,必须严抓不放、常抓不懈。
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就要摸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表现。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比如我省制定“三张清单”,就是对“转嫁责任给村级组织”“不合理证明事项多”“网络时代依然固守部门间数据壁垒”等问题坚决说不。比如当下存在的强制下载登录App、烦不胜烦的“听课打卡”、滥用积分排名、向多个工作群多头报送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应当让数字技术赋能政务管理、提升基层效能,而不是反成为占用主业时间,让人苦不堪言的累赘。比如针对“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问题,就要更突出本地特色,突出能力匹配,突出实际需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多做“民心工程”。
在减负中不能出现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整治官僚主义的怪象。曾有人调侃:“‘基层减负’反而成了基层的另一个负担。”说明个别地方存在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现象。对此要从思想根源上挖一挖,有没有真正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要从党性修养、思想作风上去破解。与其做表面文章,不如出实招、去虚功,真下功夫把问题解决解决,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该精简的就精简,该摒弃的就摒弃,该改革的就改革,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要多问效于民,看看基层减负的效果群众有没有看见、有没有体会,认可不认可,从群众反馈中也能倒逼改革。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恒心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既要解决表层次问题,也要解决深层次问题,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打通“最后一公里”,抓出长效。通过真真切切的减负,释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能,凝聚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来源 / 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