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正确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即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充分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来自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去追求急功近利的“显绩”。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珍贵,一旦失去却难以弥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先发展后治理”已被实践一再证明得不偿失,是坚决走不得的愚蠢之路。只有摆正政绩观和发展观,才能深度激发全社会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让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内生动力来自生态文明道德大众化。伦理道德虽然没有强制性,但却是深植于内心世界的最绵柔持久的力量。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群众生态科学认知和自我约束的道德自觉,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观,是生态环境保护最深沉的社会基础。只有全社会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生态道德底色,养成尊重自然、爱护生灵的道德自觉,才能将生态道德观转化为切实行动,迸发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实践力量。
内生动力来自法治的刚性规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越来越完善。实践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通过常态化外部压力循序渐进上升为内生动力,将法治的刚性规制转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来自发展理念的转变。从根本上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过程,不仅涉及能源更新、减碳固碳等技术层面的创新突破,更是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一场重塑。让“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崇尚绿色更加社会化、大众化,让自己的生产生活自觉服从大自然,是建设美丽中国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