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6年全省六个脱贫“摘帽”县中唯一的牧区县和全省藏区两个脱贫“摘帽”县之一,青南牧区第一个脱贫“摘帽”县,河南县精准脱贫工作紧紧围绕沉下去、办实事、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思路,做到“四清四明五确定”。
“四清”设定精准扶贫底线
一是清理清查不合格人员。通过精准识别“回头看”和“两线合一”工作,贫困人口入户调查率达100%。通过“五看法”、“六不准”标准,采取贫困状况调查、致贫原因分析、计算家庭收入等方法入户进行如实打分、综合评分,确定贫困户。二是清理思想障碍,统一认识。通过召开大会、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各类媒体宣传中央、省州扶贫开发政策、全县扶贫工作动态,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实现了从“扶贫攻坚”向“脱贫攻坚”、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通过思想转变,优干宁镇14户主动放弃贫困户指标,宁木特镇两村放弃贫困户的指标。三是清查工作漏洞。对早期因各级党员干部对国家、省州扶贫政策学习理解不深、不透而出现的对“八个一批”分配不详不实等问题,结合精准识别“回头看”等工作的开展,及时进行清查补漏,做到精准扶贫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落全。四是清明工作思路。在多方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结合脱贫攻坚实际,出台《关于率先实现脱贫引领小康社会的决定》,将全县脱贫攻坚分为“三步走”战略目标,即2016年完成贫困县“摘帽”、到2018 年实现提前两年脱贫目标、到2020 年建成小康社会。
“四明确”指向精准脱贫目标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结合精准脱贫标准要求,该县与乡、乡与村、村与社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下达任务、靠实责任。乡镇、村两委、驻村干部前期做好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制定脱贫精准规划。行业部门依照职能职责抓好项目实施,落实资金及时到位。二是明确政策内容。对县、乡镇扶贫干部、“第一书记”开展多形式的扶贫培训,提高政策理论和业务素质。近期举办了由100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培训会议”。每个乡镇配备1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有1名大学生村官,增强了政策指向性和领导班子带领脱贫致富的能力。三是明确对象精准分类。按“八个一批”、州政府设计的表格综合施策,全县1440 户5400名贫困群体施策措施精准分类,实现全覆盖。行业部门、联点帮扶单位、乡镇扶贫措施制定到户到人。扶贫对象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主体责任得到明确。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扶贫工作的大爱精神得到发扬。四是明确目标和标准。根据省州安排部署,在明确提出全县脱贫攻坚“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同时,明确省定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退出的“三个六”标准和目前存在的差距。
“五确定”脱贫攻坚政策措施
一是确定方法和措施。该县将《决定》中的58项扶贫措施,按行业部门分解为105项细化措施印发实施。按照“八个一批”、“九项工程”扶贫要求和精准扶贫工作“全覆盖、不漏户、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分类分解,分村分户分人制定详细的精准帮扶措施。二是确定项目和资金需求。根据实际,对全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贫项目、资金等需求情况精准摸排测量、精细计算,年内要达到脱贫标准,约需扶贫项目资金9.73亿元。近期各行业部门已向上级对口部门衔接汇报需求情况。4月20日,结合扶贫攻坚工作,该县首次成功举办2016 年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三是确定途径和创新。下发精准扶贫各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双帮”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按照包乡、包村、包户的措施,全县形成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村、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帮户的“双帮”工作机制和精准扶贫“一线有干部、后方有靠山”的工作格局。3月25 日,召开全县“县乡村社”四级干部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县乡村社”四级干部共458名参加会议。会上倡议发起“我为精准扶贫献爱心”活动,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干部带头、先富起来的群众带头、宗教界代表人士带头的“四个带头”作用,号召社会各界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脱贫攻坚,会议当日现场募捐14余万元,目前已累计收到各界爱心人士捐款70 余万元。四是确定州、县、乡互动机制。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州市督促、县抓落实”的原则,逐级逐部门分解落实责任。扶贫部门抓精准扶贫顶层设计、沟通、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有关行业部门按职责和分工,发挥优势,加大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帮扶力度。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等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程序、内容更加符合精准扶贫要求。五是确定长效机制。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精准脱贫的攻坚之年,该县立足实际自我加压,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按“八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建立长效扶贫机制,防止老百姓因病、因残返贫,确保贫困群众真正脱贫,真正迈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