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4 月2 日,筹备已久的“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进入系统试运行阶段,拉开了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生态管理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序幕,借助3S、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统筹管理三江源地区生态资源、生态资产,改善生态环境,使河南县生态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大数据“一图一网一平台”,知晓6700.23平方公里生态变迁。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地处三江源腹地的河南县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可利用草场面积913 万亩。多年来,黑土滩、草畜平衡管理、草原有害生物灾害等生态问题,制约着当地牧民的生产与生活。
新上线的大数据平台,统筹全县6700.23平方公里内的生态资源和资产,将实现数据指挥“一张图”、科学管理“一张网”、精准服务“一平台”。2018 年7 月开始,蒙草生态大数据团队对该项目区域的生态资源和生态资产进行了摸底调查,在河南县全域6700.23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9 个牧委会采集植物样方、植物标本、土壤样本等基础生态数据,收集鼠虫害、毒害草等相关信息,同时对牧户进行入户调查,了解草场的利用情况与载畜情况。通过对当地生态情况的深入调研,为建立河南县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大数据“四大核心”模块,精准服务生态修复与牧民生产。结合河南县草原牧区县情,县委县政府多次走访考察全国草原区和大数据项目,选取扎根草原地区成功开发多个平台的“蒙草生态大数据公司”合作。河南县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定制化设置“生态体检、草畜平衡、生态治理、草原灾害预警”四大核心模块,为河南县打造数字生态管理样板。用户点击项目区域任意一点,可查看该地土壤营养状况、植被组成等数据,判断该区域生态发展趋势;可实现以牧户为单位计算草地适宜放牧牲畜数量,为实现草场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植被盖度、生物量等特征数据建立识别模型,可快速分析黑土滩分布、面积、破坏程度,并对整个修复区域植被盖度、长势、产量等关键指标跟踪监测,实现生态修复后评估;可针对项目区常见的鼠虫害以及火灾,结合物联网设备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大数据管理生态,有效助力三江源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三江源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河南县实实在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创新的生态管护机制,将促进三江源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三江源地区乃至全国草原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