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经济民生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赋能 寻梦大草原 醉美瓜什则 电“暖”三江源 黄南州落实乡村振兴 补助资金6.43亿元 同仁市“十三五”期间 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 雪多牦牛肉精深加工投产

第A3版:经济民生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7 月 19 日 星期一   03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赋能

本报讯 黄南州农牧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青海时的讲话精神,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大生态战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大力保护自然、修复生态为举措,着力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之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

“三色融合”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州农牧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推动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深入开展红色教育,厚植绿色生态,实施“景色产业”,因地制宜,描绘乡村振兴“红绿金”三色融合新蓝图。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三会一课”相结合,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唱红歌、观红影”“党旗在田间地头飘扬,党员在基层一线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榜样教育身边人”活动,用农牧系统涌现出的全国农牧系统先进个人李文琴、“青海最美科技工作者”马正炳等先进人物和事迹教育党员干部,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收集整理自治州建政以来全州农牧系统珍贵的文史档案资料、兽用诊治工具、老旧实验仪器等,筹建“黄南农牧史展馆”,在学习党史中回顾农牧史、创业史、发展史,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和内容。聚力推进“绿色崛起”,为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把牢“山水黄南,绿色农牧”建设,深入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州创建,细化农业绿色发展举措,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积19.1万亩,调运发放有机肥2.34万吨,在同仁市、尖扎县开展小麦、青稞、油菜等大田作物田间肥效试验,推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产业生态化。精心培育“金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支撑。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四个万亩”“四个万头(只)”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州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3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4.15万亩,有望夺取夏粮丰收。

“最美村庄”扮靓乡村“新颜值”。州农牧局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道路,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全州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村打造“盆景点”。科学推进花园绿地、垃圾收运、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各村从垃圾治理、粪污清除、环境美化等多方面攻坚发力,涌现出扎毛村、立仓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农村人居环境基本保障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等典型样版,德吉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河南县、泽库县-国家级和省级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等多个“示范盆景”。笔笔勾勒“风景线”。深入实施“百乡千村”示范工程,建成高原美丽乡村10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30个、农牧民危旧房改造1.2977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4072户、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7个,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85%和91.63%。加快推进国家生态公园建设,为山水黄南点缀增色。层层描绘“靓景画”。全州上下勠力同心,严格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实施改造农牧民户厕1.7万座,建成生活垃圾高温处理设施1座,乡镇垃圾填埋场17座,铺设286个村污水管网45公里,修建污水处理站8座。发放垃圾斗1201个、垃圾桶1.29万个、垃圾收集车355辆,清理垃圾1.08万吨,受益人口22.87万人,实现农村环境由“外在美”向“人文美”提升。

近日,州农牧局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洁净美”专项行动“最美村庄”表彰大会。30个“高颜值”村庄喜获“最美村庄”称号,发放电动垃圾运输车35辆、垃圾桶150个、清洁扫把128个,折价31万元,持续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升温。

编辑:黄南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