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文学副刊 尘缘 满目星辰皆是你

第A7版:文学副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6 月 29 日 星期三   07

尘缘

岁月的痕迹让红土山披上了丹霞地貌的嫁衣,那山那水那金黄的油菜花,守望着群山怀抱里的古村落。深夏的一个午后,走进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乡旦麻传统古村落,在富裕的物质和虚拟的精神之间,寻找尘缘中消失的历史足迹。

走在旦麻村,给人带来的感觉与县城周边村子不一样,这里没有钢筋水泥造就的现代化建筑,在藏式建筑和世代赓续的习俗中带着朴实的美,在信仰的虔诚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温暖的人间烟火,还有那悠远年代的阿育王的故事。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改变命运”,旦麻人努力践行着这句话,旦麻村90多户人家460余人口,却培养出了160多名干部,其中4名博士,十几名硕士,上百名本科生。在偏远的山村,即使你的家庭环境贫穷,而读书就能改变命运,改变你的人生,从而也改变着村庄的面貌。如果说阿拉伯人因为石油从骆驼背跳进了奔驰,那么旦麻人因为知识从贫穷走向了小康。

拜访74岁的万玛周加老人,在老人积攒的记忆里了解历史的变迁,用单薄的笔尖串起零散的点点滴滴,掀起尘埃中散落在光阴里历史的面纱,让旦麻传统古村落更具人文色彩,慈祥的老人,轻轻喝了一口藏茶,给我讲起了旦麻村里古塔的由来。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早年好战杀戮,阿育王在大臣成的帮助下,加入了争夺王位的斗争,为了夺取王位,传说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近百人,在血雨腥风中他统一了整个南亚次大陆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晚年因回眸累累白骨堆起的权杖,心生愧疚而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并派人在涉藏地区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而万玛周加老人记忆里传说中旦麻村的阿育王舍利塔是500罗汉一夜间手捧黄土堆起来的,塔内供奉着一钵舍利子,约千颗左右,每颗代表着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这也澄清了旦麻村阿育王舍利塔名字的由来,红教在朴实的藏族同胞心中生根发芽,如今走进阿育王舍利塔,看到16位尼姑维持着这座古塔的日常事务和宗教活动。这座古塔依山而建,每一面有80个经筒,雕刻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的藏式建筑,在大山的怀抱里显得格外庄严。每天男女老幼带着虔诚的心旋转着塔四周的320个经筒,在声声诵念中坚定着轮回的信念。

旦麻村被列为传统村落,和循化县35个传统村落一起,为循化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增添着厚重的文化气息,传统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世间的闪耀星星,是现实与历史的交汇点,是物质与精神碰撞的火花,是迷茫与清醒的一剂良方,向世人诠释着文明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

旦麻村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村子,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融入信仰元素,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再忙也不荒废从先辈手中继承的土地,纵使富甲一方也要储备粮食的居安思危理念,看着家家户户装满粮食的铁桶,让人倍感欣慰,我中华泱泱大国在世界的东方崛起,正因为有无数像旦麻人这样赓续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自然规律,乡愁系着为生活而四处奔波的身影,用勤劳的双手、用辛勤的汗水守望家园,文明得以传承,信仰得到升华。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照耀着整个旦麻村,万玛周加老人注视着茶几上的书籍,那神态仿佛在告诉我,知识从来不属于懒惰的人,只有学习,我们的生命之树才能结满丰硕的果实;只有学习,我们才有力量向理想的生活目标靠近;只有学习,我们才会塑造崭新的自我,让执着的追求书写无愧的人生。

宁静中老人手中旋转的经轮开启了他的心灵之旅,在滚滚红尘中续写着轮回的缘,让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漂泊的心洗涤尘缘。

编辑:黄南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