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黄南报文学副刊 我更喜欢乡下的年味 新春里的三寸时光 春 新春思念 梦见春天

第A7版:文学副刊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2 月 02 日 星期四   07

我更喜欢乡下的年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年关将至,大家都开始陆陆续续采办年货,打扫卫生了。小时候,最爱过年,从放寒假开始,就计算着过新年,一天一天,掰着手指头算数,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拿着自己的新衣裳,在镜子前来回比画。比起在县城过年,我更喜欢回乡下老家,打小儿就有感觉,乡下的年更有味道。

迎喜

西天角儿挂着一弯微红的新月。初一早起,天还是灰蒙蒙的,家里的女人已经钻进了厨房,开始准备一天的吃食,男人们领着自家男娃娃,端着刚从笼屉里拿出的“蟠桃”,去娘娘庙烧香,抬轿子“迎喜”。因为我是女娃,自然没见过,只是听爷爷讲起过。抬轿子“迎喜”很讲究,村民们将轿子抬出殿外,出殿便不能再落地。轿子被抬到碾场,随后开始了正式的“迎喜”。轿子前有一人焚香引领,寻找今年“喜”的方向,不断地“请示”娘娘今年的喜在何方,众人齐声喊“请”,轿子随即在原地打转儿,会在有喜的方向来回扑走三趟。村民们便得知喜在此方,于是照此方向焚香、磕头、击鼓鸣锣、放鞭炮,众人齐喊“年年有喜”。有“迎喜”自然有“纳喜”,一人向众人抛撒糖果,这些糖果被人们赐予美好的寓意,抢得越多自然是越好了。一年好的兆头从这里热热闹闹地开始。

拜年

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比起城市,更有人情味儿。大年初一早起就要给邻里乡亲拜年了,儿时拜年最兴拿茯砖茶,关系近点儿,拿个囫囵砖茶。远点儿的,一个砖茶分成两半儿。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奶奶总是分几家,让我们分头去拜年,出了门谁都不愿意分开,就约好一起去,照奶奶说好的名字,挨个儿去拜年。进了大门冲到堂屋,起身就是三个响头。大人拿来年钱,嘴里说着不要,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半天下来能赚个五六块。拜年的次数多了,自然也明白了,去谁家年钱给得多,去谁家饭做得好吃。照此理儿,我们有效掌握着拜年的时间。村里有家叔叔,脑子一直不好使,村里大大小小,都管他叫“马大”(可以理解为傻子),他母亲在世时我们还常去他家,家里的条件自然不必说,每每到他家,我们的心情就很低落。拜了年临走前,我们都会拿出一些自己的年钱,留给老人家,能看出老人家的难为情,但我们会坚持放下。出了门我们会因为这样一件事儿高兴一整天。

溜冰

村里有个小荷塘,非常漂亮,夏天荷塘里长满了芦苇,娃娃们就在荷塘边捉蜻蜓捉蝌蚪玩得不亦乐乎。冬天自然也不能闲着,荷塘成了大大的溜冰场,娃娃们坐着冰车,在河面上竞相追逐。三舅是做冰车的高手,做的冰车又大又灵活,我们都爱让三舅做冰车,拿着做好的冰车,迫不及待地去滑冰了。一个冰车上,带着三个人,前面抱一个后面站一个,一圈两圈地玩疯了。摔到冰面上,都不觉得疼,晚上回去一看,都是瘀青。早上去拜年,下午就集中到“大坑沿”滑冰,早上出门还挺爱惜自己的新衣裳,生怕被弄脏,到了滑冰场,已全然不顾,回去免不了一顿说教,但也无妨,因为我们清楚,新年第一天大人们也会对我们格外开恩。

跳社火

过新年自然最热闹儿的要数跳社火了,自初九开始一直要跳到十五。白天社火队去外面演出,晚上就在九天玄女庙跳起来了。早些年跳社火的都是男扮女装,脸上抹上红红的腮红,戴上头饰,显得有些滑稽,但也给社火队增添了几分喜感。跳完一遍,累了一天的人们,卸下装饰,开始支上酒桌,你来我往地划酒拳,女人们嗑着瓜子,聊着家长里短,显得格外和谐。娃娃们在庙里踏着音乐的节奏,胡乱跳了起来,就这样,玩到半夜才肯回家。十五这天,庙里早早宰好了羊,吩咐各家拿来一些青菜、萝卜、洋芋,开始做起了大锅烩菜,全村老少,几百号人围在庙里吃起了大锅饭。冒着热气的烩菜,看着就很有食欲。晌午,社火队又精精神神跳起来了。有舞狮子、斗牛、划船,每个都很好看。四舅爱好拉二胡,几个音乐爱好者坐到一起,组成了一个乐队,吹拉弹唱都有,虽然都是业余,坐到台中央一拉一唱倒别有一番韵味。

打小就爱过年,因为有新衣裳,有年钱,犯了错也不会挨打,所以总盼着过年。现在长大了,似乎发生了些许变化。过年更多的是希望洗去过去一年的浮尘,来年希望有更多美好的事儿发生。儿时,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依然各在东西,经营着各自的生活,一年都不常见。但是,过年总有机会聚到一起,喝着熬茶,吃着油饼,谈笑间都是过去的故事。当然,我们的孩子又在嬉戏打闹间传承着下一代的情谊。

编辑:黄南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