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黄南州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统筹推进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持续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出实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创实绩,以主题教育实效助推现代化黄南建设。
以学促干,全力以赴抓发展。始终把“学思想”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州委常委班子立足黄南实际,聚焦发展大局,通过定期学习、专题辅导、集中研讨等形式,静下心学、潜下心悟、沉下心做,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在对标对表中聚焦重点发力、在知责担责中提升履职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发展的举措、促进改革的本领。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颁布实施全省首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条例》,启动州市共建国家卫生城市暨全域无垃圾示范市,创新建立“林草长+检察长+警长”和林草、河湖“两长合一”联动协作机制,全州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97.3%,境内主要流域监测的12个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四个万亩”“四个万头”种养殖基地利益联结机制,建成国家级产业园2个、省级产业园3个、标准化养殖基地23个、农牧民合作社707家,新增国家级传统村落24个,尖扎县连续三年入选乡村建设评价样板县,同仁市圆满承办全省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乡村建设模式在全省推广。制定《黄南藏族自治州高质量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东南门户”实施方案》,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18项,新认证世界纪录5项,新增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5家,尖扎县三江源产业园区和河南县启龙牧场被评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热贡文化艺术小镇入选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注重巧干,聚精会神破难题。坚持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导向,把推动发展作为落脚点。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排查、大攻坚”活动,建立州级领导干部“十四联”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干部包乡联村,围绕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深入乡镇、村社、学校、项目现场等基层一线开展蹲点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问卷调查、随机走访等多种方式收集基层意见,梳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症结,把脉会诊、解剖麻雀,找准破解难题的办法、加快发展的思路,推动成果转化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
围绕产业“四地”建设,精准定位主导特色优势产业,成功入选全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地区,获得财政补助资金7000万元,拉动地方配套4400万元,助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全力推进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州创建,培育省州级龙头企业21家,地标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123个,雪多牦牛、欧拉羊、泽库羊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尕玛顿丹”“佳加哇娄”藏羊品种取得“国字号”《商标注册证》,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5%,绿色优质农产品规模占比突破12%。深入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制定出台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全面落实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新增规上企业3户、限上企业5户、市场主体2499户,培育中小微企业15户。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的底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担当实干,勠力同心解民忧。坚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着力推动主题教育在“重实践、建新功”上见行见效,在“解民忧、促发展”上走深走实,切实让群众在主题教育中感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认真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筹措1.21亿元新建停车位1087个,成功解决11个小区711户不动产“登记难”历史遗留问题,挂牌督办的116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6571栋存在隐患的自建房全面管控,天然气进黄南让群众迎来“绿色暖冬”。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419个事项申请、受理、审查等环节实现网上办理。全力稳就业促就业,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17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1%,应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5.8%。稳步推进厕所革命,建成农牧区卫生厕所2680座、整治问题厕所16037座。扎实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落实养老服务补助资金1216万元,每月2次为7314名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持续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缴存扩面,为442家单位的临聘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6723.18万元。大力开展惠民助企促消费系列活动,投入促消费资金950万元,参与商户380户,带动消费3500万元,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来源 / 州委主题教育办)